-
黄启,生员,清道光年间(1821~1850)人士。生平不详。
-
(1793—1873)安徽霍山人,字彦甫,一字竹如,晚号拙修老人。道光五年拔贡。好宋儒之学。入仕后,从七品小京官历刑部郎中、河间知府、直隶按察使、山东布政使。咸丰六年,奏言大钱钞票实不流通,立法当取信于民。同治间官至刑部右侍郎。去官后安于清贫。有《拙修集》。
-
浙江海盐女子,字蓉城。有《玉映楼词》。
-
清江苏常熟人,字云浦,号梅隐。幼孤贫,供役虞山书院,人呼为王三。工余勤学,渐能吟咏。有《梅隐吟草》。
-
徐元象,字奇孺,广济人。张楚伟室。
-
(1664—1744)清河南柘城人,字荆襄,号云轩。康熙三十年进士,累官御史,以请建储获罪谪戍。雍正间放还。归后主讲文正书院。有《联捷稿》、《课子文》等。
-
金南锳,字夏声,平湖人。拔贡,历官陕西盐驿道。
-
顾煚世,字含象,上虞人。有《味蔗轩诗钞》。
-
(1768—1803)清江苏吴江人,字子佩,一字珊珊。徐达源妻。善诗。有《写韵楼诗草》。
-
字雅六,陕西泾阳人。岁贡生。
-
沈丹槐,字香岩,嘉善人。道光壬午进士,改庶吉士。
-
(?—1880)清浙江钱塘人,原名壬,字竹舟。丁丙兄。诸生。官候选主事。太平天国战争中,文澜阁藏书散佚,申与丙悉心收拾残书于战火之余,得一万余册。重建文澜阁时,以献书受朝廷表彰。又熟谙乡邦文献,与丙编有《杭郡诗》三辑。
-
马腾龙,字卧仙,文水人。顺治庚子武举。有《隐泉集》。
-
王曰乾,字羲画,盐山人。诸生,著有《暗香室诗稿》。
-
江苏武进人,字宾鹭。汤大绅子。熟悉故家遗事,人视之为毗陵文献。乾隆五十四、五年间,常州议修府志。修业撰《人物志》稿,将成而卒。有《赖古斋集》。
-
虞铭(1780-1844),字新盘,号春园,清无锡人。劬学敦行,矜式乡闾,子文雄,诸生,女文英,适嵇文彬,亦善吟咏。
-
董玚,字无休,会稽人。有《学村园稿》。
-
于式枚,字晦若,贺县人。光绪庚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礼部主事。官至吏部侍郎。谥文和。
-
字留士,浙江桐乡人。贡生,官长兴县学训导。
-
清浙江钱塘人,字东甫,号春渚,又号南湾渔叟、湘砚生、三介居士。工诗,善隶书。阮元欲以孝廉方正荐,赋诗辞谢。有《小山居诗稿》。
-
汤尚鹏,浙江嘉兴人,清乾隆年间(1736~1795)人士。太学生。
-
林材,授都司,生平不详。当为清乾隆年间(1736~1795)人士。
-
(1675—1740)清湖南益阳人,字鸣佩,号畅庵。拔贡生,官宁远教谕。曾主岳麓书院讲席。有《听涛园古文》。
-
字绍衣,浙江归安人。乾隆乙丑进士。
-
行泰,字云雅,丹徒人。有《二居集》。
-
王旒,字练九,安陆人。乾隆庚子举人。
-
联元(1838--1900),满洲镶红旗人。崔佳氏,字仙蘅。同治七年(1868)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累迁侍讲。大考,左迁中允,再陟侍讲。光绪八年(1822)以京察,出任安徽太平府知府,后调安庆府。1894年,两荐卓异,以两江总督曾国荃荐,署安徽安庐滁和道。1898年,擢安徽按察使,入觐,改三品京堂,在总理衙门行走。1900年,授太常寺卿,旋改为内阁学士,礼部侍郎衔。义和团运动兴起,在朝廷御前大臣会议上,反对围攻各国使馆,与慈禧太后旨意相忤。不久,以“任意妄奏,语涉离间”罪名,与徐用仪、立山等同时被杀于北京。
-
张廷珏,字西潭,上元人。诸生。有《绍铭堂读史杂咏》。
-
道士。字乐原,号岳云。住江宁上河徽州会馆。工山水墨菊。有《岳云诗钞》。
-
费辰,字斗占,钱塘人。有《榆村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