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学校
郑州幼儿园郑州小学郑州中学郑州职高技校郑州大学郑州培训机构郑州教育局
汉语字典
部首查字 拼音查字 笔画查字 结构查字 二叠字 三叠字 四叠字 多音字 汉字笔顺 汉字拆字
词典相关
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 近义词 造句大全
诗词大全
诗词分类 诗人大全 诗词名句 诗词大全
英语词典
英语单词 高中英语 CET4英语 CET6英语 TOEFL英语 考研英语 IELTS英语 GRE英语 英语词典 汉英字典 汉英词典 英语短语
查校网 > 郑州 > 大学 >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学院

  • 公办办学性质
  • 未知在校师生
  • 7873浏览次数

学校简介

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河南,是华夏民族始祖、人文初祖黄帝的故里,是医圣张仲景的故乡,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自古以来中原医林兴盛,名医大家辈出,中药资源丰富,群众基础深厚。
河南中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全国建校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其前身是开办于1953年的河南省中医进修学校。学校位于省会郑州,有4校区,分别为龙子湖校区、东明校区、人民路校区、东风路校区,占地面积1579.76亩,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建校初期,学校的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切接见学校副院长彭延泰(新四军著名将领彭雪枫将军之父)。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为我校亲笔题写校名。50多年来,学校已由单一的中医药学科发展为医、理、管、工、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涵盖本科、研究生(博士、硕士)、留学生、继续教育等多个培养类别的综合性中医药大学,是河南省中医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医疗及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龙头和中心。现设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骨伤学院、人文学院、外语学院、信息技术学院、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体育教研部、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等16个院(部、中心)。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海外招生,目前全日制统招在校生16000余人。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兴校”战略,打造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校本部教工1303人,其中专任教师90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占55%,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占68%。硕士研究生导师147人,博士研究生导师47人。有首届国医大师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4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有22人,河南省优秀专家25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36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3人,河南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20人,省级及厅级学术带头人69人,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对象5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等各级别人才项目获得者共76人。先后有20多人次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140余人次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师德建设先进个人”、“河南省劳动模范”和“河南省教育教学先进工作者”。
长期以来,学校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全面提升教学水平。现设有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应用心理学、中药学、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药物制剂、中药制药、制药工程、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文化产业管理、英语、汉语国际教育等23个本科专业和1个应用心理学第二学位专业;有4个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6个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临床技能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9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方面,学校高度重视。1979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面向全国招收和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5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另有2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医事管理、药事管理)。1997年起相继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等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03年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单位,2006年被人事部批准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9年1月被确定为博士学位授权建设单位,2013年7月,中医学、中药学两个一级博士授权学科获得河南省和国务院学位办正式批准,2014年中医学、中药学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学校下设3所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的直属附属医院,具有完善的教学辅助体系,拥有一支数十名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领衔实力雄厚的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队伍。其中,第一附属医院为全国三级甲等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全国百佳医院,是河南省规模最大、建院最早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省级综合性中医医院,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基地,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特别是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老年病、心脑血管病、儿科疾病、周围血管病、肛肠病等方面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第二附属医院又是河南省中医院,为国家临床中医师培训基地,是一所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第三附属医院以针灸推拿为主,在治疗脊柱病、内科杂症方面特色突出。3所附属医院开设床位4112张,年均门诊量316.1余万人次,年出院病人8.6余万人次;面向全省乃至全国已培训各类人员1.66余万人次,帮助和促进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升;有国家级重点专科(专病)33个、省级重点专科16个。教学实验室根据功能划分设立了5个综合实验实训中心,下设17个基础实验实训平台,168个实验实训室;有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拥有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洛阳正骨医院、郑州市中医院、安阳市中医院、开封市中医院、濮阳市中医院)和125个临床教学基地。图书馆各类图书115.3万册,中外文期刊1515种,有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43个,特别是馆藏的中医线装古籍文献尤为丰富,收藏量居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教学仪器设备、教室、宿舍、食堂和运动场地等能很好地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加强科研机构建设,创新科研管理机制,广泛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科研活动。现有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南省全科医生培养基地、世界针灸联合会教育基地等大型研究平台,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2个河南省工程技术中心,1个产学研共建工程研发创新平台,3个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3个郑州市重点实验室,59个校级研究所(中心)和13个校级研究室。学校有分析测试中心、药理药效实验中心、中医药分子生物实验中心、病理实验中心、动物实验中心、院士实验室(医学免疫学重点实验室)等6个公共科研平台及中医内科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近5年来,学校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5年来共承担科研项目863项,其中“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软科学等国家级项目88项,省部级项目257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研奖励86项;获国家授权专利217项;发表学术论文9402篇,被SCI、EI、ISTP等收录216篇;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教材共计604部。
学校主办有《河南中医》和《中医学报》两种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河南中医》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中医学报》为国家级杂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波兰哥白尼索引来源期刊、河南省一级期刊、河南省自然科学“二十佳期刊”。两刊均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收录期刊。
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逾30年。目前与世界近50个大学、科研院所、医院等实现了教学、科研、医疗等方面的合作。在中医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播等方面开发了一系列中外合作项目,在国际中医药推广等方面形成了显著的特色和优势。
大力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加大产学研结合和协同创新力度,全方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卢氏、济源、西峡等地建有14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承担全省30多个、70余万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的技术指导任务,带动了近30万药农致富。其中11种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通过国家和省组织的验收,4个种植基地通过了国家GAP认证,15种药材获得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保护。与宛西制药、羚锐制药、辅仁药业、天方药业、太龙药业、“好想你”集团、华润三九药业、郑州瑞龙制药等企业实现了紧密合作。宛西制药在校设立了“张仲景奖学金和助学金”,羚锐制药设立了“诚信自强之星奖学金”,华润三九药业设立了“华润三九医药创新创业奖学金”,瑞龙制药设立了中药传承班奖学金和助学金,增强了办学活力;研制新产品10余项,获批新产品1项,获临床批件2项,品种保护4项,并获批国家技术中心。与济源市、新乡市、信阳市新县人民政府等签订了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医院建设与医疗服务、中医药资源开发、中医药产业等方面开展合作,目前战略合作协议正在强力推进。
秉承“厚德博学,承古拓新”的校训,凸显“立德铸魂,德术兼备”的育人理念,为社会培养各类中医药人才6万余人、硕士研究生4000余名、博士研究生80余名。毕业生中涌现出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名医大家、企业家、管理专家等。如以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全军生物芯片研究室副主任王升启、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员刘延泽等为代表的科学家;以张磊、门成福等为代表的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中编办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局长李松武、河南省卫生厅正厅级巡视员夏祖昌、广东医学院院长郑学宝、河南大学常务副书记梁晓夏等为代表的管理专家;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熊维政、华润集团河南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现明等为代表的企业家等。学校有两个班集体获得教育部、团中央命名的全国先进班集体称号;涌现出了以首届“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王一硕和“全国三好学生标兵”、“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白云萍等为代表的感动中原、唱响全国的优秀大学生先进群体等,展示了我校良好的育人成果。学校多次在全国、全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优异成绩。
全面提升的综合办学实力,使学校竞争力和社会声誉不断提高。近年来,中央、省、市等新闻媒体对我校整体发展、教学改革、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效和教师、学生的先进事迹等进行了广泛报道。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医学教育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等诸多殊荣,在国家教育部对我校进行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河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开展的高校德育评估中均获优秀。2011年1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签订了共建河南中医学院的协议,学校正式跨入省部共建行列;2012年,学校被列入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规划学校,并成为“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高校;2013年,我校成为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高校。
目前,全体师生员工在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振奋精神,奋力前行,扎实推进学校十二五规划,着力推进特色立校、人才兴校、科技强校、文化铸校、和谐建校、开放富校等工程,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评价

  • 教学规模:
  • 周边环境:
  • 收费合理:
  • 教学设备:
  • 教学质量:
  • 师资力量:
  • 校园环境:
  • 社会影响:
  • 校园食堂:

招生简章

该校招生简章暂未公布,详情请咨询学校官方进行了解!

收费介绍

该校学费信息暂未公布,详情请咨询学校官方进行了解!

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一号
学校电话:0371-65962633 、65979306 、65676958 、65955127

本站关于【河南中医学院】的介绍、联系电话、招生简章、收费情况、学校评价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请以【河南中医学院】的学校实际情况为主!如您遇到信息错误,可通过:信息纠错进行申诉,收到信息后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

其它城市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