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山扛鼎
拼音bá shān gāng dǐng
注音ㄅㄚˊ ㄕㄢ ㄍㄤ ㄉ一ㄥˇ
繁体拔山摃鼎
正音“扛”,不能读作“gàng”。
感情拔山扛鼎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力气极大。
辨形“鼎”,不能写作“顶”。
近义词拔山盖世、拔山举鼎
反义词软弱无力
英语great in strength
词语解释
拔山扛鼎[ bá shān gāng dǐng ]
⒈ 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语出《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又:“力拔山兮气盖世。”
引证解释
⒈ 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引语出《史记·项羽本纪》:“籍 长八尺餘,力能扛鼎。”
又:“力拔山兮气盖世。”
《云笈七籤》卷七八:“力则拔山扛鼎,倒拽九牛;诵则一日万言,五行俱下。”
《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拔山扛鼎之义士,再显神通;深谋诡计之奸徒,急偿夙债。”
清 吴雷发 《说诗菅蒯》十二:“雕冰鏤石,小才也;拔山扛鼎,大才也。”
国语辞典
拔山扛鼎[ bá shān gāng dǐng ]
⒈ 移动大山,举起巨鼎。形容力气强大。语本后以拔山扛鼎比喻勇猛过人。也作「拔山举鼎」、「扛鼎拔山」。
引《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拔山扛鼎之义士,再显神通;深谋诡计之好徒,急偿夙债。」
反举鼎绝膑
成语典故
秦朝末年,项羽少年时不喜欢读书写字,叔父项梁改教他击剑,他想学抵敌万人的本事,项梁教他兵法,他不肯认真钻研,但力气很大,能举起几百斤重的鼎。同刘邦争天下8年,最后被迫在垓下乌江边自刎,感慨自己“力拔山兮气盖世”
拔山扛鼎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山 | shān | 山 | 3画 | 基本字义 山 shān(ㄕㄢ) ⒈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⒉ 形状像山的: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⒊ 形容大声:山响。山呼万岁。 ⒋ 姓。 异体字 汉英互译 hill、mountain、jebel 造字法 象形:像山峰绵延之形 English mountain, hill, peak |
扛 | káng gāng | 扌 | 6画 | 基本字义 扛 káng(ㄎㄤˊ) ⒈ 用肩膀承担:扛枪。 其他字义 扛 gāng(ㄍㄤ) ⒈ 两手举东西:力能扛鼎。 异体字 抗 掆 摃 汉英互译 lift with hands 造字法 形声:从扌、工声 English carry on shoulders; lift |
鼎 | dǐng | 鼎 | 12画 | 基本字义 鼎 dǐng(ㄉ一ㄥˇ) ⒈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⒉ 锅:鼎罐。鼎锅。 ⒊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 ⒋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鼎峙。鼎足之势。 ⒌ 大: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⒍ 正当,正在:鼎盛( shèng )。 异体字 㫀 鐤 鼑 䁀 汉英互译 an ancient cooking vessel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large, three-legged bronze caldron |
拔 | bá | 扌 | 8画 | 基本字义 拔 bá(ㄅㄚˊ) ⒈ 抽,拉出,连根拽出:拔腿。拔草。拔牙。拔苗助长。 ⒉ 夺取军事上的据点:连拔数城。 ⒊ 吸出:拔毒。拔火罐儿。 ⒋ 选取,提升:提拔。拔擢。 ⒌ 超出,高出:海拔。挺拔。拔地(山、树、建筑物等高耸在地面上)。拔尖儿。出类拔萃。 ⒍ 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变凉:把西瓜放在冰水里拔一拔。 ⒎ 改变:坚韧不拔。心志不可拔。 异体字 㧞 叐 抜 柿 扷 犮 汉英互译 pull out、draw、choose、lift、capture 相关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