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蹈覆辙
拼音chóng dǎo fù zhé
注音ㄔㄨㄥˊ ㄉㄠˇ ㄈㄨˋ ㄓㄜˊ
繁体重蹈覆轍
正音“重”,不能读作“zhòng”。
感情重蹈覆辙是中性词。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劝说、希望和警告的场合。
辨形“重”,不能写作“从”;“覆”,不能写作“复”。
谜语车同轨
近义词蹈其覆辙、重蹈前辙
反义词前车之鉴、前车可鉴
英语repeat the mistake of
日语前車(ぜんしゃ)の轍(てつ)を蹈(ふ)む,二(に)の舞(まい)を演(えん)じる
德语ins alte verhǎngnisvolle Gleis geraten(den alten Fehler wiederholen)
法语retomber dans ses vieilles ornières(suivre la voie erronée d'un autre)
词语解释
重蹈覆辙[ chóng dǎo fù zhé ]
⒈ 重新沿翻车旧辙走,比喻不重视总结经验,记取教训,再犯以前犯过的错误。
英follow the same old disastrous road—recommit the same error;
引证解释
⒈ 谓又走上翻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以往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引语出《后汉书·窦武传》:“今不虑前事之失,復循覆车之轨。”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七章:“项羽 在鸿门宴上不忍杀害 刘邦,终至逼死 乌江。大帅起义至今,杀人无数,何用在一人身上动妇人之仁,重蹈 项羽 覆辙!”
例如:如不认真吸取教训,就难免重蹈覆辙。
国语辞典
重蹈覆辙[ chóng dào fù chè ]
⒈ 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能吸取教训而再犯同一类的错误。也作「复蹈其辙@@@复蹈前辙」。
例如:「上一次当学一次乖,以后就不会重蹈覆辙了。」
成语典故
东汉时,桓帝宠幸宦官,导致宦官互相勾结,垄断朝政,陷害忠良。李膺和杜密等忠良大臣纠集太学生郭泰等人竭力铲除宦官。公元一六六年,宦官们在桓帝面前诬告李膺等人造反,桓帝听信馋言,下令把李膺等忠良大臣关进大牢,人数多达几百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党锢之祸”。
当时,窦武的女儿是皇后,窦武受封为侯爵,他为人正直,从不仗势欺人。看到宦官的胡作非为,十分愤慨,上书对桓帝说:“如果再让宦官这样胡作非为下去,将会像秦朝二世一样,因为给庞臣太多的权力,导致庞臣造反作乱,最终失去江山,陛下可要吸取教训,千万别重蹈覆辙呀!”桓帝经过窦武提醒,体会到自己的错误,于是就放了李膺等人,结束了“党锢之祸”
重蹈覆辙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辙 | zhé | 车 | 16画 | 基本字义 辙(轍) zhé(ㄓㄜˊ) ⒈ 车轮压的痕迹:覆辙。车辙。南辕北辙。 ⒉ 车行的一定路线:上下辙。 ⒊ 诗词、歌曲、杂曲所押的韵:辙口。合辙押韵。 ⒋ 办法,主意:没辙了。 ⒌ 途径,门路。 异体字 轍 汉英互译 rhyme、rut 造字法 形声:从车、省声 English wagon ruts, wheel tracks |
覆 | fù | 覀 | 18画 | 基本字义 覆 fù(ㄈㄨˋ) ⒈ 遮盖,蒙:覆盖。覆溺。覆蔽。覆被(遮盖,喻恩荫)。覆庇。 ⒉ 翻,倾倒,败,灭:覆舟。颠覆。覆灭。覆辙(翻过车的道路,喻曾经失败的做法)。覆没( mò )。覆水难收。覆巢无完卵(喻灭门之祸,无一得免,亦喻整体覆灭,个人不能幸存)。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⒊ 同“复” 异体字 復 覄 䨱 汉英互译 cover、overturn 造字法 形声:从西、復声 English cover; tip over; return; reply |
蹈 | dǎo | 足 | 17画 | 基本字义 蹈 dǎo(ㄉㄠˇ) ⒈ 践踏,踩:蹈袭(走别人走过的老路,沿用前人旧例)。蹈节(信守节操)。蹈海(跳到海里自杀)。赴汤蹈火。循规蹈矩。 ⒉ 跳动:舞蹈。手舞足蹈。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kip、step、tread 造字法 形声:从足、舀声 English stamp feet; dance |
重 | zhòng chóng | 里 | 9画 | 基本字义 重 zhòng(ㄓㄨㄥˋ) ⒈ 分( fèn )量较大,与“轻”相对:重负。重荷。重量( liàng )。重力。举重。负重。 ⒉ 程度深:重色。重病。重望。重创。 ⒊ 价格高:重价收买。 ⒋ 数量多:重金聘请。眉毛重。重兵。 ⒌ 主要,要紧:重镇。重点。重任。重托(国家重大的托付)。重柄。 ⒍ 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重视。尊重。器重。隆重。 ⒎ 言行不轻率:慎重。自重。 其他字义 重 chóng(ㄔㄨㄥˊ) ⒈ 再:重复。重申。重版。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