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袭
- 拼音yī xí
- 注音一 ㄒ一ˊ
- 繁体一襲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一袭[ yī xí ]
⒈ 一身,一套。一重。
引证解释
⒈ 一身,一套。
引《汉书·叔孙通传》:“﹝ 二世 ﹞乃赐 通 帛二十疋,衣一袭,拜为博士。”
颜师古 注:“一袭,上下皆具也,今人呼为一副也。”
晋 王嘉 《拾遗记·燕昭王》:“赐 甘需 羽衣一袭,表其墟为‘明真里’也。”
唐 黄滔 《奉和翁文尧蒙恩赐金紫》诗:“面蒙君赐自龙墀,谁是还乡一袭衣。”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两个童子请他进食。食毕,復请他到便室具汤沐浴,进新衣一袭。”
张承志 《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有一天夜里,我梦见一个白发飘拂的老奶奶,身穿一袭古铜色的 蒙古 袍子。”
⒉ 一重。
引《通雅·算数》:“凡一重谓之一袭,不独衣称袭也。<文选>‘应门八袭’,又‘十袭珍藏’,皆谓重数也。”
一袭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一 | yī | 一 | 1画 | 基本字义 一 yī(一) ⒈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⒉ 纯;专:专一。一心一意。 ⒊ 全;满:一生。一地水。 ⒋ 相同:一样。颜色不一。 ⒌ 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织。 ⒍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一算。试一试。 ⒎ 乃;竞:一至于此。 ⒏ 部分联成整体:统一。整齐划一。 ⒐ 或者:一胜一负。 ⒑ 初次:一见如故。 ⒒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异体字 |
袭 | xí | 衣 | 11画 | 基本字义 袭(襲) xí(ㄒ一ˊ) ⒈ 趁敌人不备时攻击:袭击。袭扰。夜袭。偷袭。侵袭。 ⒉ 触及:寒气袭人。“芳菲菲兮袭予”。 ⒊ 照样做,照样继续下去:因袭。沿袭。世袭。 ⒋ 量词,指成套的衣服:衣一袭。 ⒌ 衣上加衣,引申为重迭:“袭朝服”。“山三袭,陟”。 ⒍ 合,和:“齐秦袭”。 异体字 襲 㦻 汉英互译 follow the pattern of、raid 造字法 形声:下形上声 |
一袭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一袭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