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鼹
- 拼音diāo yǎn
- 注音ㄉ一ㄠ 一ㄢˇ
- 繁体貂鼴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貂鼹[ diāo yǎn ]
⒈ 即貂。古以貂为鼠类动物,故称。貂尾为古代侍中、常侍的冠饰。借指贵近之臣。
引证解释
⒈ 即貂。古以貂为鼠类动物,故称。貂尾为古代侍中、常侍的冠饰。借指贵近之臣。
引《艺文类聚》卷四八引 北齐 邢邵 《为彭城王韶让侍中表》:“貂鼹暎首,日月在前,冠盖庶僚,跨躡多士。”
貂鼹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鼹 | yǎn | 鼠 | 23画 | 基本字义 鼹 yǎn(一ㄢˇ) ⒈ 〔鼹鼠〕哺乳动物,长十余厘米,毛黑褐色,趾有钩爪,善掘土,白天住在土中,夜晚捕食昆虫,也吃农作物的根。俗称“地排子”。 异体字 鼴 汉英互译 mole English a kind of insectivorous rodent |
貂 | diāo | 豸 | 12画 | 基本字义 貂 diāo(ㄉ一ㄠ) ⒈ 哺乳动物的一属。种类很多,毛皮黄黑色或带紫色,是很珍贵的衣料,我国东北特产之一。 异体字 㹦 鼦 汉英互译 ermine、mink English marten, sable, mink |
貂鼹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貂鼹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