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绌
- 拼音biǎn chù
- 注音ㄅ一ㄢˇ ㄔㄨˋ
- 繁体貶絀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贬绌[ biǎn chù ]
⒈ 贬退,罢黜。绌,通“黜”。
引证解释
⒈ 贬退,罢黜。絀,通“黜”。
引《韩诗外传》卷九:“天子闻之,必将贬絀吾君,危其社稷,絶其宗庙,是罪四也。”
《宋史·太祖纪三》:“王全斌 入 蜀,贪恣杀降,虽有大功,即加贬絀。”
贬绌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绌 | chù | 纟 | 8画 | 基本字义 绌(絀) chù(ㄔㄨˋ) ⒈ 不足,不够:支绌(款项不够分配)。左支右绌。相形见绌(相比之下显得不足)。 ⒉ 古同“黜”,罢免,革除。 异体字 絀 汉英互译 insufficient 造字法 形声:从纟、出声 English sew, stitch; insufficient |
贬 | biǎn | 贝 | 8画 | 基本字义 贬(貶) biǎn(ㄅ一ㄢˇ) ⒈ 给予低的评价,与“褒”相对:贬低。贬义。褒贬(a.评论好坏;b.指出缺点)。 ⒉ 减低,降低:贬值。贬职。 异体字 貶 汉英互译 demote、reduce 相关字词 褒 造字法 形声:从贝、乏声 English decrease, lower; censure, criticize |
贬绌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贬绌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