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责
- 拼音kè zé
- 注音ㄎㄜˋ ㄗㄜˊ
- 繁体克責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克责[ kè zé ]
⒈ 责备。
引证解释
⒈ 责备。
引《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虽内用克责,而不知所定。”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八年》:“帝闻之,大惊,手詔深自克责,命停册使。”
《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母厉声呵之曰:‘官事不治,若所为,岂大臣事耶!’ 拜珠 深自克责。”
严格责备。 汉 王充 《论衡·感虚》:“人形长七尺,形中有五常,有癉热之病,深自剋责,犹不能愈,况以广大之天,自有水旱之变, 汤 用七尺之形,形中之诚,自责祷谢,安能得雨邪?”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其善政归之於下,有不善輒自剋责,庶民爱敬之。”
克责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责 | zé zhài | 贝 | 8画 | 基本字义 责(責) zé(ㄗㄜˊ) ⒈ 责任,分(fèn)内应做的事:责任。尽责。负责。职责。专责。责无旁贷。 ⒉ 要求:责求。责令。责成。 ⒊ 指摘过失:求全责备。责怪。斥责。责罚。谴责。 ⒋ 质问,诘(jié)问:责问。责难。责让。 ⒌ 旧指为了惩罚而打:鞭责。杖责。 其他字义 责 zhài(ㄓㄞˋ) ⒈ 古同“债”。 异体字 責 㥽 汉英互译 blame、demand、duty、punish、repove、require、responsibility 造字法 形声:下形上(cì)声 English one's resp |
克 | kè | 十 | 7画 | 基本字义 克(剋) kè(ㄎㄜˋ) ⒈ 能够:克勤克俭。 ⒉ 战胜,攻下:攻克。克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 ⒊ 制伏:克服。克制。克己奉公。以柔克刚。 ⒋ 严格限定:克日。克期。克扣。 ⒌ 消化:克食。 ⒍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 ⒎ 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异体字 剋 尅 汉英互译 gram、gramme 造字法 象形 Engl |
克责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克责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