桕烛
- 拼音jiù zhú
- 注音ㄐ一ㄡˋ ㄓㄨˊ
- 繁体桕燭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桕烛[ jiù zhú ]
⒈ 用桕脂做成的蜡烛。
引证解释
⒈ 用桕脂做成的蜡烛。
引宋 慕容百才 《大剑山》诗:“阶走枫林叶,窗催桕烛花。”
《元诗纪事·方回》引 元 方回 逸句:“糟薑三盏酒,桕烛一甌茶。”
桕烛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烛 | zhú | 火 | 10画 | 基本字义 烛(燭) zhú(ㄓㄨˊ) ⒈ 用线绳或苇子做中心,周围包上蜡油,点着取亮的东西(古代亦称“火炬”):蜡烛。花烛。烛光。烛泪。烛台。风烛残年。 ⒉ 洞悉:洞烛其奸。 ⒊ 灯泡瓦特数的俗称:十五烛的灯泡。 异体字 燭 爞 曯 爥 汉英互译 candle、illuminate、light up、watt 造字法 形声:从火、蜀声 English candle, taper; shine, illuminate |
桕 | jiù | 木 | 10画 | 基本字义 桕 jiù(ㄐ一ㄡˋ) ⒈ 〔乌桕〕落叶乔木。种子外面包着一层白色蜡层称“桕脂”,可制蜡烛和肥皂,种子可榨油。叶可制黑色染料。树皮和叶均可入药。亦称“桕树”。 造字法 形声:从木、臼声 English tallow tree |
桕烛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桕烛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