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蜟
- 拼音fù yù
- 注音ㄈㄨˋ ㄩˋ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腹蜟[ fù yù ]
⒈ 蝉蜕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蝉蜕》。
引证解释
⒈ 蝉蜕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三·蝉蜕》。
腹蜟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蜟 | yù | 虫 | 14画 | 基本字义 蜟 yù(ㄩˋ) ⒈ 〔蝮( fù )蜟〕a.蝉的幼虫;b.蝉蜕下的壳。 统一码 蜟字UNICODE编码U+871F,10进制: 34591,UTF-32: 0000871F,UTF-8: E8 9C 9F。 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
腹 | fù | 月 | 13画 | 基本字义 腹 fù(ㄈㄨˋ) ⒈ 一般指人和脊椎动物躯干的一部分,介于胸和骨盆之间,包括“腹壁”、“腹腔”及内脏(通常称“肚子”):腹部。腹膜。腹水。腹泻。腹疾。心腹(喻极亲近的人)。腹稿。腹诽(指口里不说而心里不以为然。亦作“腹非”)。遗腹子。 ⒉ 喻地区的前部、内部或中部:腹地。腹背受敌。 ⒊ 厚:“(冬季之月)冰方盛,水泽腹坚,命取冰。” ⒋ 怀抱:“出入腹我。”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bdomen、antinode、paunch、vent |
腹蜟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腹蜟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