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使
- 拼音xiàng shǐ
- 注音ㄒ一ㄤˋ ㄕˇ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向使[ xiàng shǐ ]
⒈ 连词,假使。
例向使无君。——清·黄宗羲《原君》
向使三国。——宋·苏洵《六国论》
英suppose; supposing; if; in case; in the event that;
引证解释
⒈ 假使;假令。
引《史记·李斯列传》:“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 秦 无彊大之名也。”
《后汉书·荀彧传》:“向使臣退军 官度,绍 必鼓行而前。”
唐 杜甫 《九成宫》诗:“向使国不亡,焉为巨 唐 有?”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向使决意主勦,与之打仗,气盛则智勇自生,安知胜之不在我耶?”
假使。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嚮使 秦 缓其刑罚,薄赋敛,省繇役……则世世必安矣。”
唐 韩愈 《进撰平淮西碑文表》:“嚮使撰次不得其人,文字曖昧,虽有美实,其谁观之。”
清 顾炎武 《灵石县东北三十五里神林晋介之推祠》诗:“卓哉鸞凤姿,漂漂高自引。嚮使属戎行,岂其逊 枝軫。”
国语辞典
向使[ xiàng shǐ ]
⒈ 假使、假设。
引《文选·李斯·上书秦始皇》:「向使四君却客而弗纳,疏士而弗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彊大之名也。」
《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向使能瞻前顾后,援镜自戒,则何陷于凶患乎!」
向使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向 | xiàng | 口 | 6画 | 基本字义 向(嚮) xiàng(ㄒ一ㄤˋ) ⒈ 对着,朝着,与“背”相对:向背( bèi )。向北。 ⒉ 目标,意志所趋:志向。方向。 ⒊ 偏袒,袒护:偏向。 ⒋ 近,临:向晚。秋天漠漠向昏黑。 ⒌ 从前:向日。向者。 ⒍ 从开始到现在:向例。一向。 ⒎ 姓。 异体字 鄉 嚮 曏 汉英互译 direction、favor 相关字词 背 造字法 会意:从宀、从口 English toward, direction, trend |
使 | shǐ | 亻 | 8画 | 基本字义 使 shǐ(ㄕˇ) ⒈ 用:使用。使劲。使役。使力。使钱。 ⒉ 派,差谴:使唤。使命。使女。 ⒊ 让,令,叫:迫使。 ⒋ 假若:假使。即使。 ⒌ 奉命办事的人:使者。大使。公使。使馆。 异体字 駛 汉英互译 employ、envoy、if、probe、send、use 造字法 形声:从亻、吏声 English cause, send on a mission, order; envoy, messenger, ambassador |
向使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向使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