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相
- 拼音fǎ xiāng
- 注音ㄈㄚˇ ㄒ一ㄤ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法相[ fǎ xiāng ]
⒈ 古代皇宫选择妃嫔、宫女所规定的标准相貌。
⒉ 旧时指骨法、相貌。
⒊ 指佛像。
⒋ 佛教语。谓诸法真实之相。
⒌ “法相宗”的省称。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皇宫选择妃嫔、宫女所规定的标准相貌。
引《后汉书·皇后纪序》:“汉 法常因八月筭人,遣中大夫与掖庭丞及相工,於 洛阳 乡中閲视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已下,姿色端丽,合法相者,载还后宫,择视可否,乃用登御。”
《隋书·列女传·襄城王恪妃》:“妃姿仪端丽,年十餘,以良家子合法相,娉以为妃。”
《北史·王世充传》:“帝愈喜,因密令 世充 閲观诸女,资质端丽合法相者,取正库及应入京物以聘纳之。”
⒉ 旧时指骨法、相貌。
引汉 王充 《论衡·骨相》:“类同气钧,性体法相固自相似。”
汉 王充 《论衡·骨相》:“故 范蠡、尉繚 见性行之证,而以定处来事之实,实有其效,如其法相。”
⒊ 指佛像。
引唐 黄滔 《丈六金身碑》:“铜为内肌,金为外肤,取法 西天,铸成 东越,巍巍落落,毫光法相。”
清 周茂兰 《王五痴积制钱为佛像五躯送供虎丘禅院》诗:“法相满月真微妙,光莹洁浄如琉璃。”
⒋ 佛教语。谓诸法真实之相。
引《法华经·化城喻品》:“大圣转法轮,显示诸法相。”
《百喻经·山羌偷官库衣喻》:“愚痴羌者犹如外道,窃听佛法,著己法中,以为自有,然不解故,佈置佛法,迷乱上下,不知法相。”
南朝 梁 沉约 《枳园寺刹下石记》:“深达法相,洞了宗极,勤诚外著,仁隐内弘。”
⒌ “法相宗”的省称。详“法相宗”。
引章炳麟 《菌说》:“夫六经之説,诚亦有权,与人天、小乘、法相、破相等教同意。”
国语辞典
法相[ fǎ xiàng ]
⒈ 宇宙间的一切现象。
引《大宝积经·卷二十三》:「一切法相、法相之性,不可以性为观察。」
⒉ 僧道称天尊的庄严宝相。
引唐·黄滔〈丈六金身碑〉:「铜为内肌,金为外肤,取法西天,铸成东越,巍巍落落,毫光法相。」
法相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相 | xiāng xiàng | 目 | 9画 | 基本字义 相 xiāng(ㄒ一ㄤ) ⒈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相。相等。相同。相识。相传( chuán )。相符。相继。相间( jiàn )。相形见绌。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 ⒉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相信。相烦。相问。 ⒊ 亲自看(是否中意):相亲。相中( zhòng )。 ⒋ 姓。 其他字义 相 xiàng(ㄒ一ㄤˋ) ⒈ 容貌,样子:相貌。照相。凶相。可怜相。 ⒉ 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 ⒊ 察看,判断:相面。 |
法 | fǎ | 氵 | 8画 | 基本字义 法 fǎ(ㄈㄚˇ) ⒈ 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法办。法典。法官。法规。法律。法令。法定。法场。法理。法纪。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法制。法治。犯法。守法。合法。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政法。奉公守法。逍遥法外。 ⒉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法。设法。手法。写法。 ⒊ 仿效:效法。 |
法相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法相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