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笼
- 拼音shā lóng
- 注音ㄕㄚ ㄌㄨㄥˊ
- 繁体莎籠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莎笼[ shā lóng ]
⒈ 用一长条布裹身做成的宽松裙子,在腰部用塞或卷的方法加以固定,主要为马来群岛和太平洋岛屿上的男女穿着。
英sarong;
莎笼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莎 | suō shā | 艹 | 10画 | 基本字义 莎 suō(ㄙㄨㄛ) ⒈ 〔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的块根称“香附子”,可入药。 其他字义 莎 shā(ㄕㄚ) ⒈ 多用于人名、地名。 异体字 艸 造字法 形声:从艹、沙声 English kind of sedge grass, used anciently for raincoats |
笼 | lóng lǒng | 龙 | 11画 | 基本字义 笼(籠) lóng(ㄌㄨㄥˊ) ⒈ 用竹篾、木条编成的盛物器或罩物器:灯笼。熏笼。 ⒉ 用竹篾、木条或金属丝等编插而成的养鸟或虫的器具:鸡笼。鸟笼。蝈蝈笼。 ⒊ 旧时囚禁犯人的东西:囚笼。牢笼。 ⒋ 用竹木或金属材料制成的有盖的蒸东西器具:笼屉。蒸笼。 ⒌ 泛指包络之物:笼头。 其他字义 笼(籠) lǒng(ㄌㄨㄥˇ) ⒈ 较大的箱子:箱笼。 ⒉ 遮盖,罩住:笼罩。烟笼雾罩。 ⒊ 概括而不分明,不具体,称“笼统”。 |
莎笼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莎笼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