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契
- 拼音shū qì
- 注音ㄕㄨ ㄑ一ˋ
- 繁体書契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书契[ shū qì ]
⒈ 指文字。
例始画八卦,造书契。——《书序》
英characters;
⒉ 指契约等书面凭证。
例掌稽市之书契。——《地官》
英evidence;
引证解释
⒈ 指文字。
引《易·繫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书序》:“古者 伏羲氏 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陆德明 释文:“书者,文字。契者,刻木而书其侧。”
《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三年》:“珪 曰:‘书籍凡有几何,如何可集?’对曰:‘自书契以来,世有滋益,以至于今,不可胜计。苟人主所好,何忧不集。’”
清 龚自珍 《西域置行省议》:“东南临海,西北不临海,书契所能言,无有言西北海状者。”
朱自清 《经典常谈·<说文解字>》:“‘契’有‘刀刻’的义;古代用刀笔刻字,文字有‘书契’的名称。”
⒉ 契约之类的文书凭证。
引《周礼·天官·小宰》:“六曰听取予以书契。”
孙诒让 正义:“凡以文书为要约,或书於符券,或载於簿书,并谓之书契。”
《周礼·地官·质人》:“掌稽市之书契。”
国语辞典
书契[ shū qì ]
⒈ 文字。
引《易经·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资治通鉴·卷一一一·晋纪三十三·安帝隆安三年》:「珪曰:『书籍凡有几何,如何可集?』对曰:『自书契以来,世有滋益,以至于今,不可胜计。苟人主所好,何忧不集。』」
⒉ 作为凭据之用的文字契约。
引《周礼·天官·小宰》:「六曰听取予以书契。」
汉·郑玄·注:「书契,符书也。」
书契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书 | shū | 乙 | 4画 | 基本字义 书(書) shū(ㄕㄨ) ⒈ 成本的著作: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⒉ 信:书信。书札。书简。书函。 ⒊ 文件:证书。说明书。 ⒋ 写字或写的字: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 ⒌ 写文章:大书特书。罄竹难书。 ⒍ 字体:草书。隶书。楷书。 ⒎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⒏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 |
契 | qì qiè xiè | 大 | 9画 | 基本字义 契 qì(ㄑ一ˋ) ⒈ 证券,证明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契约。契据。房契。 ⒉ 相合,相投:相契。契合。默契。契友。契分( fèn )(投合无间的情分)。契厚。 ⒊ 用刀雕刻:契刻。契舟求剑。 ⒋ 〔契机〕指事物转化的关键。 ⒌ 刻的文字,近代称甲骨文:书契。契文(甲骨文)。 其他字义 契 qiè(ㄑ一ㄝˋ) ⒈ 古同“锲”,用刀子刻。 其他字义 契 xiè(ㄒ一ㄝˋ) ⒈ 古人名,中国商朝的祖先,传说是舜的臣,助禹 |
书契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书契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