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象
- 拼音zhèn xiàng
- 注音ㄓㄣˋ ㄒ一ㄤˋ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震象[ zhèn xiàng ]
⒈ 《易·说卦》:“震为雷,为龙,为玄黄……其于马也,为善鸣,为馵足,为作足,为的颡。”高亨注:“震为雷,雷之动迅速,此四种马行亦迅速,故曰。”后因以“震象”喻指骏马。
⒉ 《易·说卦》:“震为龙。”因以“震象”指帝王气象。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震象”喻指骏马。
引《易·说卦》:“震为雷,为龙,为玄黄……其于马也,为善鸣,为馵足,为作足,为的顙。”
高亨 注:“震为雷,雷之动迅速,此四种马行亦迅速,故曰。”
南朝 梁元帝 《答齐国饟马书》:“河精曜采,似 伏波 之铸铜;震象飞文,笑 东瀛 之刻玉。”
⒉ 因以“震象”指帝王气象。
引《易·说卦》:“震为龙。”
《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一·北齐文武舞歌》:“仪协震象,乐均天籟。”
《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唐享太庙乐章》:“乾宫候色,震象增威。”
震象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震 | zhèn | 雨 | 15画 | 基本字义 震 zhèn(ㄓㄣˋ) ⒈ 疾雷(霹雳)使物体振动:“震夷伯之庙”。震霆。 ⒉ 雷:“烨烨震电。” ⒊ 巨大的力等使物体剧烈颤动:震撼。震荡。震颤。震响。震动。声震遐迩。 ⒋ 迅速或剧烈地颤动:地震。身子不由得一震。 ⒌ 特指“地震”:震灾。震源。震中。震级。震情。防震。抗震。余震。 ⒍ 〔震旦〕佛教经籍中的译名,指中国。 ⒎ 惊恐或情绪过分激动:震惊。震怒。震骇。震慑。 异体字 誫 汉英互译 shake、shock、vibrat |
象 | xiàng | 豕 | 11画 | 基本字义 象 xiàng(ㄒ一ㄤˋ) ⒈ 哺乳动物,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象牙。象牙宝塔(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 ⒉ 形状,样子:形象。景象。气象。现象。想象。象征。万象更新。象声。象形。 异体字 像 汉英互译 as、elephant、shape、imitate、seem、look as if 造字法 象形:像大象之形 English elephant; ivory; figure, image |
震象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震象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