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祇
- 拼音yīn qí
- 注音一ㄣ ㄑ一ˊ
- 繁体陰祇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阴祇[ yīn qí ]
⒈ 地神。
引证解释
⒈ 地神。
引《文选·左思<魏都赋>》:“阳灵停曜於其表,阴祇濛雾於其里。”
李善 注:“《周礼》曰:掌地祇之礼也。”
《南齐书·乐志三》:“阴祇以貺,昭司式庆。”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吾闻稀世神物,咸寳藏於天府,川瀆之灵,密司其职。归藏氏所传,固阴祇之多护,何乃復奋发於泥滓间。”
阴祇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阴 | yīn | 阝 | 6画 | 基本字义 阴(陰) yīn(一ㄣ) ⒈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诸一,与“阳”相对:阴阳。一阴一阳谓之道。阴差阳错。阴盛阳衰。阴虚生热。图形:⚋(U+268B)。 ⒉ 指“月亮”:太阴(月亮)。阴历。 ⒊ 带负电的:阴电。阴极。阴离子。 ⒋ 云层较厚,遮住阳光:阴沉。阴雨。阴郁(亦指忧郁,不开朗)。阴霾。 ⒌ 不见阳光,亦指不见阳光的地方:阴面。阴干( gān )。阴凉,阴影。山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碑 |
祇 | zhǐ qí | 礻 | 8画 | 基本字义 祇 zhǐ(ㄓˇ) ⒈ 正、恰、只。《詩經•小雅•何人斯》:“胡逝我梁,祇攪我心。”三國•魏•曹丕《煌煌京洛行》:“多言寡誠,祇令事敗。” 其他字义 祇 qí(ㄑ一ˊ) ⒈ 地神。說文解字:“祇,地祇,提出萬物者也。”如:“神祇”。 ⒉ 安心。《詩經•小雅•何人斯》:“壹者之來,俾我祇也。”鄭玄•箋:“一者之來見我,我則知之,是使我心安也。” ⒊ 大。《易經•繫辭下》:“不遠復,無祇悔。” 异体字 示 秖 造字法 |
阴祇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阴祇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