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肠
- 拼音jī cháng
- 注音ㄐ一 ㄔㄤˊ
- 繁体飢腸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饥肠[ jī cháng ]
⒈ 参见:饥肠,饥肠。
引证解释
⒈ 飢饿的肚子。
引宋 陆游 《贫甚戏作绝句》之三:“飢肠雷动寻常事,但误生臺两鹊来。”
陈毅 《忆江南·赣南游击词》:“天将午,飢肠响如鼓。”
飢饿的肚子。饥,通“飢”。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婪酣大肚遭一饱,饥肠彻死无由鸣。”
亦指饿着肚子。 宋 梅尧臣 《送苏子美》诗:“庐岳 趣最幽,饥肠看瀑布。”
国语辞典
饥肠[ jī cháng ]
⒈ 饥饿的肚子。
引唐·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婪酣大肚遭一饱,饥肠彻死无由鸣。」
宋·苏轼〈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诗三首之三:「夜来饥肠如转雷,旅愁非酒不可开。」
例如:「饥肠辘辘」。
饥肠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饥 | jī | 饣 | 5画 | 基本字义 饥(飢饑) jī(ㄐ一) ⒈ 饿:饥饿。饥民。饥驱(旧指为衣食而奔走)。饥餐渴饮。饥寒交迫。饥不择食(喻急需的时候顾不得细加选择)。画饼充饥。 ⒉ 庄稼收成不好或没有收成:饥荒。饥馑(灾荒)。 异体字 饑 飢 汉英互译 be hungry、famine、starve 相关字词 饿、饱 造字法 形声:从饣、几声 English hunger, starving; hungry; a famine |
肠 | cháng | 月 | 7画 | 基本字义 肠(腸) cháng(ㄔㄤˊ) ⒈ 人或动物内脏之一,呈长管形,主管消化和吸收养分,分“大肠”、“小肠”等部:肠子。肠衣。肝肠寸断。羊肠小道。脑满肠肥。 异体字 腸 膓 汉英互译 intestines 造字法 形声:从月、昜声 English intestines; emotions; sausage |
饥肠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饥肠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