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吴
- 拼音sān wú
- 注音ㄙㄢ ㄨˊ
- 繁体三吳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三吴[ sān wú ]
⒈ 地名。晋指吴兴、吴郡、会稽。
⒉ 地名。唐指吴兴、吴郡、丹阳。
⒋ 泛指长江下游一带。
引证解释
⒈ 地名。 晋 指 吴兴、吴郡、会稽。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水》:“永建 中, 阳羡 周嘉 上书,以县( 会稽 )远,赴会至难,求得分置,遂以 浙江 西为 吴,以东为 会稽。汉高帝 十二年,一 吴 也,后分为三,世号‘ 三吴 ’。
引吴兴、吴郡,会稽 其一焉。”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榻写》:“江 南地润无尘,人多精艺, 三吴 之跡,八絶之名, 逸少 右军, 长康 散骑,书画之能,其来尚矣。”
⒉ 地名。 唐 指 吴兴、吴郡、丹阳。《通典·州郡十二》:“苏州,春秋 吴国 之都也……与 吴兴、丹阳 为 三吴。齐 因之。 陈 置 吴州。隋 平 陈,改曰 苏州。
引煬帝 初,復曰 吴州,寻为 吴郡。大 唐 为 苏州,或为 吴郡。”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三:“今天下安危,在于 淮 楚。师振则 三吴 安, 三吴 安则国家不失外府。”
唐 杜牧 《题桐叶》诗:“三吴 烟水平生念,寧向閒人道所之。”
⒊ 地名。 宋 指 苏州、常州、湖州。
引宋 司马光 《送杨太祝忱知长洲县》诗:“三吴 佳县首,民物旧熙熙。”
⒋ 泛指 长江 下游一带。
引唐 李白 《猛虎行》:“三吴 邦伯皆顾盼,四海雄侠两追随。”
金 刘致君 《鹧鸪天》词:“修月客,弄云娘, 三吴 清兴入淋浪。”
三吴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吴 | wú | 口 | 7画 | 基本字义 吴 wú(ㄨˊ) ⒈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吴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吴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 ⒉ 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吴下阿蒙(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 ⒊ 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吴语。吴牛喘月(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 ⒋ 姓。 异体字 吞 吳 呉 造字法 会意:从口、从矢 English name of |
三 | sān | 一 | 3画 | 基本字义 三 sān(ㄙㄢ) ⒈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⒉ 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异体字 叁 參 弎 汉英互译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
三吴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三吴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