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
- 拼音sú rén
- 注音ㄙㄨˊ ㄖㄣˊ
- 词性名词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俗人[ sú rén ]
⒈ 佛教指没有出家的世俗之人。
例僧人生活比起俗人来,还是属于苦行一类。
英layman;
⒉ 平庸的人;庸俗的人。
例(衡)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后汉书·张衡传》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英mediocre person;
引证解释
⒈ 庸俗的人;鄙俗的人。
引《荀子·儒效》:“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
《后汉书·张衡传》:“﹝ 衡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红楼梦》第三二回:“宝玉 道:‘罢!罢!我也不过俗中又俗的一个俗人罢了,并不愿和这些人来往。’”
鲁迅 《南腔北调集·论翻印木刻》:“中国 的雅俗之分就在此:雅人往往说不出他以为好的画的内容来,俗人却非问内容不可。”
⒉ 一般人;百姓、民众。
引《老子》:“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瓠子河》:“时水 又西逕 东高苑 城中而西注也,俗人遏令侧城南注。”
⒊ 佛教、道教指未出家的世俗之人,与出家人相对。
引晋 法显 《佛国记》:“诸国俗人及沙门尽行 天竺 法,但有精麤。”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僧为人女》:“汝为方外人,而受俗人养视,如此惓惓,有欲报之意,以我法观之,他生必为 董氏 子矣。”
鲁迅 《华盖集·题记》:“在和尚是好运……但俗人可不行,华盖在上,就要给罩住了,只好碰钉子。”
范文澜 《唐代佛教·引言》:“虽然 释迦 不赞成象某些‘外道’那种苦行,但僧人生活比起俗人来,还是属于苦行一类。”
国语辞典
俗人[ sú rén ]
⒈ 凡庸的人。
引《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这正是他风流文雅处,俗人怎么得知?」
《红楼梦·第四五回》:「我又不作诗作文,只不过作个俗人罢了!」
⒉ 未出家的人。相对于僧人而言。
引《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况且清净地方,如何容得俗人前来蹧蹋?」
英语common people, laity (i.e. not priests)
法语gens communs, laïcs
俗人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俗 | sú | 亻 | 9画 | 基本字义 俗 sú(ㄙㄨˊ) ⒈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⒉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 ⒊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俗气。俗物。鄙俗。粗俗。庸俗。 ⒋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俗人。世俗。僧俗。凡夫俗子。 异体字 圱 圲 汉英互译 common、convention、custom、secular、vulgar 相关字词 雅、僧 造字法 形声:从亻、谷声 |
人 | rén | 人 | 2画 | 基本字义 人 rén(ㄖㄣˊ) ⒈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人类。 ⒉ 别人,他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 ⒊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人,文如其人。 异体字 亻 儿 汉英互译 human、man、people、person、human being、fellow、individual、soul 相关字词 己、我 造字法 象形:像侧面站立的人形 English man; people; mankind; someone else |
俗人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