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
- 拼音shí sè
- 注音ㄕˊ ㄙㄜˋ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食色[ shí sè ]
⒈ 未挨饿的气色。
⒉ 饮食与美色,食欲与性欲。
引证解释
⒈ 未挨饿的气色。
引《左传·昭公十五年》:“围 鼓 三月, 鼓 人或请降,使其民见,﹝ 穆子 ﹞曰:‘犹有食色,姑修而城。’”
⒉ 饮食与美色,食欲与性欲。
引《孟子·告子上》:“食色,性也。”
赵岐 注:“人之甘食悦色者,人之性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选姿》:“食色,性也;不知 子都 之姣者,无目者也。”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七发》借 吴 楚 为客主,先言舆輦之损,宫室之疾,食色之害。”
食色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食 | shí sì yì | 飠 | 9画 | 基本字义 食 shí(ㄕˊ) ⒈ 吃:食肉。食欲。 ⒉ 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⒊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 ⒋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 其他字义 食 sì(ㄙˋ) ⒈ 拿东西给人吃:食母(乳母)。 其他字义 食 yì(一ˋ) ⒈ 用于人名:郦食其( jī )(中国汉代人)。 异体字 蝕 飠 饣 飼 汉英互译 eat、eclipse、food、edible、meal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eat; meal; food; KangXi radical number 184 |
色 | sè | 色 | 6画 | 基本字义 色 sè(ㄙㄜˋ) ⒈ 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颜色。色彩。色相( xiàng )。色调( diào )。 ⒉ 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脸色。气色。色厉内荏。 ⒊ 情景,景象:行色匆匆。景色宜人。 ⒋ 种类:各色用品。 ⒌ 品质,质量:音色。成色。足色纹银。 ⒍ 妇女美貌:姿色。色艺。 ⒎ 情欲:色情。好( hào )色。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olor、expression、hue、kind、quality、scene、woman's looks 造字法 会意:像一个人驮另一 |
食色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食色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