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
- 拼音wáng lù
- 注音ㄨㄤˊ ㄌㄨˋ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王路[ wáng lù ]
⒈ 犹王义。指先王的法度。
⒉ 谓通往朝廷之路。
⒊ 犹大路。
⒋ 指仕途。
引证解释
⒈ 犹王义。指先王的法度。
引《书·洪范》:“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恶,遵王之路。”
周秉钧 易解:“总言君臣共同遵守之準则,以韵文出之,即《韩子·有度篇》所谓先王之法。”
《史记·儒林列传序》:“孔子 閔王路废而邪道兴,於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
唐 李华 《御史中丞厅壁记》:“遵王路以整多方,由夫身而贞百度。”
⒉ 谓通往朝廷之路。
引《后汉书·袁绍传》:“宜先遣使献捷天子,务农逸人。若不得通,乃表 曹操 隔我王路,然后进屯 黎阳。”
⒊ 犹大路。
引《吕氏春秋·疑似》:“周 宅 酆 镐 近戎人,与诸侯约,为高葆祷於王路。”
许维遹 集释引 俞樾 曰:“王路者,大路也。”
⒋ 指仕途。
引宋 李觏 《感叹》诗之二:“得志万罪消,失志百丑生。谁云王路宽,枯槁不敢行。”
清 黄宗羲 《谢时符先生墓志铭》:“君方架学区中,斟酌当世,王路非遥。”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选人一登王路,坐而论道,惟以发抒党见为期,不以发抒民意为期。”
王路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王 | wáng wàng | 王 | 4画 | 基本字义 王 wáng(ㄨㄤˊ) ⒈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王国。王法。公子王孙。王朝( cháo )。 ⒉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王公。王侯。 ⒊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王。蜂王。王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 ⒋ 大:王父(祖父)。王母(祖母)。 ⒌ 姓。 其他字义 王 wàng(ㄨㄤˋ) ⒈ 古代指统治者谓以仁义取得天下:王天下。王此大邦。 异体字 玉 汉英互译 amir、great、king 造字法 |
路 | lù | 足 | 13画 | 基本字义 路 lù(ㄌㄨˋ) ⒈ 道,往来通行的地方:道路。公路。水路。陆路。路途。路程。路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狭路相逢。 ⒉ 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思路。生路。出路。路子。路数( shù )。 ⒊ 方面,地区:外路货。各路人马。 ⒋ 种类:一路货色。 ⒌ 大,正:“厥声载路”。路门(宫室最内的正门)。路车(古代帝王及诸侯贵族所乘的车)。路舆(古代君主所乘的车)。路寝(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 ⒍ 车:筚 |
王路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王路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