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拨
- 拼音pī bō
- 注音ㄆ一 ㄅㄛ
- 繁体披撥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披拨[ pī bō ]
⒈ 犹推开。
引证解释
⒈ 犹推开。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周王 既入,始至阶头,帝逆遣传詔遏使就东厢。
引周侯 未悟,即却略下阶;丞相披拨传詔,径至御牀前。”
披拨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披 | pī | 扌 | 8画 | 基本字义 披 pī(ㄆ一) ⒈ 覆盖在肩背上:披星戴月。 ⒉ 穿戴:披挂。披甲。 ⒊ 打开,散开:披襟。披阅。披露(发表,公布,表露)。所向披靡。 ⒋ 劈开,裂开:竹竿披了。 异体字 翍 㩺 汉英互译 wrap around 造字法 形声:从扌、皮声 English wear; split; crack |
拨 | bō | 扌 | 8画 | 基本字义 拨(撥) bō(ㄅㄛ) ⒈ 用手指或棍棒等推动或挑动:拨动。把钟拨准了。拨冗(推开繁忙的事物,抽出时间)。拨云见日。 ⒉ 分给:拨发。拨款。拨付。 ⒊ 治理:拨乱反正。 ⒋ 掉转:拨转马头。 ⒌ 量词,用于成批的,分组的:分成两拨儿。 异体字 撥 汉英互译 dial、move with hand 造字法 形声:从扌、发声 English move; dispel; distribute |
披拨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披拨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