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精
- 拼音yáng jīng
- 注音一ㄤˊ ㄐ一ㄥ
- 繁体陽精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阳精[ yáng jīng ]
⒈ 指太阳。
⒉ 指玉。
⒊ 指山。
⒋ 指传说中的龙。
⒌ 精液。
⒍ 指上天之神。
引证解释
⒈ 指太阳。
引《礼记·月令》“月令第六” 唐 孔颖达 疏:“月是阴精,日为阳精。”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天为积气,地为积块,日为阳精,月为阴精。”
清 黄鷟来 《赠陈省斋》诗之三:“荆卿 适 秦 时,白虹贯阳精。”
⒉ 指玉。
引《周礼·天官·玉府》“王齐,则共食玉” 汉 郑玄 注:“玉是阳精之纯者,食之以御水气。”
孙诒让 正义:“《易·説卦传》云‘乾为玉’,故为阳精。 《白虎通义·考黜篇》云‘玉者德美之至也’,故为阳精之纯者。”
⒊ 指山。
引《公羊传·成公五年》“为天下记异也” 汉 何休 注:“山者,阳精,德泽所由生,君之象。”
⒋ 指传说中的龙。
引《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惟以梳为枇耳”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管辰 《管辂别传》:“是以龙者阳精,以潜为阴,幽灵上通,和气感神,二物相扶,故能兴云。”
⒌ 精液。
引《说郛》卷七四引 南朝 齐 褚澄 《褚氏遗书·受形》:“男女之合,二精交畅,阴血先至,阳精后衝。”
⒍ 指上天之神。
引《说郛》卷七六引 宋 储泳 《祛疑说》:“盖天地之间,惟阴阳耳。天地者阴阳之祖也。神者,天之阳精,鬼者,地之阴气。”
阳精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阳 | yáng | 阝 | 6画 | 基本字义 阳(陽) yáng(一ㄤˊ) ⒈ 明亮。 ⒉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二气。图形:⚊(U+268A)。 ⒊ 指“太阳”:阳光。阳面。阳历。向阳。夕阳。 ⒋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阳(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阳(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 ⒌ 温暖:阳春。 ⒍ 外露的,明显的:阳沟。阳奉阴违。 ⒎ 凸出的:阳文图章。 ⒏ 关于活人的:阳间(人世间 |
精 | jīng | 米 | 14画 | 基本字义 精 jīng(ㄐ一ㄥ) ⒈ 上好的白米:“食不厌精”。 ⒉ 细密的,与“粗”相对:精密。精细。精确。精制。精读。精选。精心。精研。精雕细镂。 ⒊ 聪明,思想周密:精悍。精敏。精明。 ⒋ 物质中最纯粹的部分,提炼出来的东西:精华。精英。精神(a.指人主观世界,包括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b.内容实质,主要的意义;c.指人表现出来的活力)。 ⒌ 人表现出来的活力、生气:精力。聚精会神。无精打采。 ⒍ 专 |
阳精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阳精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