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耜
- 拼音chūn sì
- 注音ㄔㄨㄣ ㄙˋ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春耜[ chūn sì ]
⒈ 指春耕。
引证解释
⒈ 指春耕。
引《宋书·张永传》:“一岁之间,四驰遥路,或失遽春耜,或违要秋登。”
春耜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耜 | sì | 耒 | 11画 | 基本字义 耜 sì(ㄙˋ) ⒈ 原始翻土农具“耒耜”的下端,形状像今的铁锹和铧,最早是木制的,后用金属制。 异体字 㭒 䎣 梩 造字法 形声:从耒、吕声 English spade-shaped tool; plow |
春 | chūn | 日 | 9画 | 基本字义 春 chūn(ㄔㄨㄣ) ⒈ 一年的第一季:春季(农历正月至三月)。春节。春色。春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春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春秋(a.春季和秋季;b.指年月;c.指人的年岁,如“春春正富”;d.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e.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⒉ 两性相求的欲望:春心。怀春。 ⒊ 生机:大地回春。 ⒋ 姓。 异体字 㫩 㫪 旾 萅 汉英 |
春耜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春耜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