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花
- 拼音zhè huā
- 注音ㄓㄜˋ ㄏㄨㄚ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柘花[ zhè huā ]
⒈ 山矾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山矾》。
引证解释
⒈ 山矾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山矾》。
柘花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柘 | zhè | 木 | 9画 | 基本字义 柘 zhè(ㄓㄜˋ) ⒈ 落叶灌木或乔木,树皮有长刺,叶卵形,可以喂蚕,皮可以染黄色,木材质坚而致密,是贵重的木料:柘黄。柘蚕。柘丝。 ⒉ 古同“蔗”,甘蔗。 异体字 䂞 樜 造字法 形声:从木、石声 English a thorny tree; sugarcane |
花 | huā | 艹 | 7画 | 基本字义 花 huā(ㄏㄨㄚ) ⒈ 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由“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组成,有各种形状和颜色,一般长得很美丽,有的有香味,凋谢后结成果实。 ⒉ 供观赏的植物:花木。花草。花匠。花事(游春看花等事)。 ⒊ 形状像花的东西:雪花。浪花。钢花。火花。棉花(棉的絮亦称花)。礼花(烟火)。挂花(指战斗中受伤)。 ⒋ 用花装饰的:花圈( quān )。花篮。花灯。花车。 ⒌ 具有条纹或图形 |
柘花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柘花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