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臣
- 拼音dào chén
- 注音ㄉㄠˋ ㄔㄣˊ
- 繁体盜臣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盗臣[ dào chén ]
⒈ 谓盗窃府库财物的官吏。
⒉ 叛臣;簒夺之臣。
⒊ 盗名欺世的官吏。
引证解释
⒈ 谓盗窃府库财物的官吏。
引《礼记·大学》:“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寧有盗臣。”
郑玄 注:“国家利义不利财。盗臣损财耳,聚敛之臣乃损义。”
《新唐书·食货志一》:“盗臣诚可恶,然一人之害尔。聚敛之臣用,则经常之法坏,而天下不胜其弊矣。”
⒉ 叛臣;簒夺之臣。
引唐 权德舆 《故司徒兼侍中赠太傅马公行状》:“﹝ 建中 四年﹞冬十月,盗臣窃发,鑾輅狩于近郊。”
宋 王明清 《挥麈馀话》卷一:“昭宗 亲兵既尽, 朱温 羽翼已就, 行密 辈崎嶇於一邦,初务养练,不能遽成,此内外俱轻,盗臣得志之患也。”
明 方孝孺 《春秋诸君子赞·子家羁》:“鲁 有盗臣,擅国自恣。 昭公 寡谋,躁以失位。”
柳亚子 《<胡寄尘诗>序》:“今之称诗坛渠率者,日暮途穷, 东山 再出,曲学阿世,迎合时宰,不惜为盗臣民贼之功狗。”
⒊ 盗名欺世的官吏。
引明 王廷相 《慎言·保傅》:“威福劫民,是曰权臣;德惠媚民,是曰盗臣。”
盗臣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盗 | dào | 皿 | 11画 | 基本字义 盗 dào(ㄉㄠˋ) ⒈ 偷窃,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盗窃。盗贼。盗伐。盗掘。盗运。盗卖。盗用。盗名欺世(亦称“欺世盗名”)。 ⒉ 偷窃或抢劫财物的人:海盗。强盗。窃国大盗。 异体字 盜 汉英互译 rob、steal、pilfer、robber、thief 相关字词 匪、窃、偷 造字法 会意:从次、从皿 English rob, steal; thief, bandit |
臣 | chén | 臣 | 6画 | 基本字义 臣 chén(ㄔㄣˊ) ⒈ 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亦包括百姓:臣僚。臣子。臣服。君臣。 ⒉ 官吏对君主的自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⒊ 古人谦称自己。 ⒋ 古代指男性奴隶:臣仆。臣虏。 异体字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minister, statesman, official |
盗臣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盗臣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