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子
- 拼音kē zǐ
- 注音ㄎㄜ ㄗˇ
- 繁体顆子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颗子[ kē zǐ ]
⒈ 方言。小米。
引证解释
⒈ 方言。小米。
引《新华日报》1939.8.27:“那几年我们租了人家几亩地,打了颗子(粮食)还不够交租呢!”
秧歌剧《动员起来》:“庄稼锄不好,草比谷还高,颗子碎,穗穗小,地‘豁’了,收成少,一满出力不讨好。”
颗子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子 | zǐ | 子 | 3画 | 基本字义 子 zǐ(ㄗˇ) ⒈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⒉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⒊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⒋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⒌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dàn )。棋子儿。 ⒍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⒎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⒏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 |
颗 | kē | 页 | 14画 | 基本字义 颗(顆) kē(ㄎㄜ) ⒈ 小而圆的东西:颗粒。 ⒉ 量词,指圆形或粒状的东西:三颗珠子。 异体字 顆 造字法 形声:从页、果声 English grain, kernel |
颗子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颗子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