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纥
- 拼音huí hé
- 注音ㄏㄨㄟˊ ㄏㄜˊ
- 繁体回紇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回纥[ huí hé ]
⒈ 参见:回纥,回纥。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民族名兼国名。为 袁纥 后裔,初受 突厥 统辖, 唐 天宝 三年灭 突厥 后建立可汗政权, 贞元 四年改称 回鹘,开成 五年被 黠戛斯 所灭,余众分三支西迁:一迁 吐鲁番盆地,称 高昌回鹘 或 西州回鹘 ;一迁 葱岭 西 楚河 畔,称 葱岭西回鹘 ;一迁 河西走廊,称 河西回鹘。后改称 畏吾儿 (即今 维吾尔 )。也叫回回。参见“回回”。回纥。我国古代西北方少数民族名。后亦称“迴鶻”。
引《旧唐书·回纥传》:“迴紇,其先 匈奴 之裔也……在 薛延陀 北境,居 娑陵水 侧,去 长安 六千九百里,随逐水草,胜兵五万,人口十万人。”
《旧唐书·回纥传》:“元和 四年, 蔼德曷里禄没弭施合密毗迦可汗 遣使改为 迴鶻,义取迴旋轻捷如鶻也。”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四年, 迴紇 求和亲。”
《敦煌变文集·张淮深变文》:“迴鶻 既败,当即生降。”
国语辞典
回纥[ huí hé ]
⒈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初与突厥为兄弟民族,后又从属于突厥。南北朝时,为敕勒部落之一,至唐代叛离突厥后,始称为「回纥」,后又改称为「回鹘」。唐时助讨安史之乱及抗御吐蕃,屡建功勋。唐文宗时,族众西奔,散居今新疆南部。宋、元以后,名称极多,民国二十三年,新疆省政府定称为「维吾尔」。
回纥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回 | huí | 囗 | 6画 | 基本字义 回(迴) huí(ㄏㄨㄟˊ) ⒈ 还,走向原来的地方:回家。 ⒉ 掉转:回首(回头看)。回顾。回眸。回暧。妙手回春。 ⒊ 曲折,环绕,旋转:回旋。回肠。回廊(曲折回环的走廊)。 ⒋ 答复,答报:回信。回话。回绝。 ⒌ 量词,指事件的次数:两回事。 ⒍ 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且听下回分解。 ⒎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回族。回教(中国称伊斯兰教)。 ⒏ 姓。 异体字 佪 囘 囬 廻 徊 違 韋 迴 |
纥 | hé gē | 纟 | 6画 | 基本字义 纥(紇) hé(ㄏㄜˊ) ⒈ 下等的丝。 其他字义 纥(紇) gē(ㄍㄜ) ⒈ 〔纥繨〕同“疙瘩”,纱线绳等打成的结、小球形或块状物。 ⒉ (紇) 异体字 紇 造字法 形声:从纟、乞声 English inferior silk; tassel, fringe |
回纥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回纥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