蚳醢
- 拼音chí hǎi
- 注音ㄔˊ ㄏㄞˇ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蚳醢[ chí hǎi ]
⒈ 用蚁卵做的酱。
引证解释
⒈ 用蚁卵做的酱。
引《周礼·天官·醢人》:“馈食之豆,其实葵菹……蜃,蚳醢。”
《礼记·内则》:“腶脩蚳醢。”
宋 梅尧臣 《赤蚁辞送杨叔武广南招安》诗:“今令智者以智取,即见蚳醢传太宫。”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北户録》云:‘ 广 人於山间掘取大蚁卵为酱,名蚁子酱。’按此即《礼》所谓‘蚳醢’也, 三代 以前固以为食矣。然则 汉 人以鼃祭宗庙,何足怪哉!”
蚳醢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醢 | hǎi | 酉 | 17画 | 基本字义 醢 hǎi(ㄏㄞˇ) ⒈ 用肉、鱼等制成的酱。 ⒉ 古代的一种酷刑,把人杀死后剁成肉酱。 异体字 酼 English minced pickled meat; mince |
蚳 | chí | 虫 | 11画 | 基本字义 蚳 chí(ㄔˊ) ⒈ 蚁卵,古人用白色的蚁卵做酱,供食用。 异体字 螮 English ant eggs |
蚳醢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蚳醢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