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乐
- 拼音nán yuè
- 注音ㄋㄢˊ ㄩㄝˋ
- 繁体南樂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南乐[ nán lè ]
⒈ 指《诗经》中的二《南》(《周南》《召南》)。
⒉ 即福建南曲。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音乐。流行于福建省闽南方言地区、台湾省以及东南亚华侨聚居地区,与古代的歌舞音乐、词曲音乐、戏曲音乐都有密切关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融合了当地的民间音乐。
引证解释
⒈ 指《诗经》中的二《南》(《周南》《召南》)。参阅 朱自清 《经典常谈·诗经》。
引宋 程大昌 《考古编·诗论二》:“夫诸儒既不敢主二《南》以为‘南’,而《诗》及《左氏》虽皆明载南乐,絶不知其节奏为何音何类,其赞颂为何世何主……苟是‘南’也,而非二南之‘南’,则《六经》、夫子,凡其所谓‘南’者,果何所指耶!”
⒉ 即 福建 南曲。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音乐。流行于 福建省 闽南 方言地区、 台湾省 以及东南亚华侨聚居地区,与古代的歌舞音乐、词曲音乐、戏曲音乐都有密切关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融合了当地的民间音乐。
国语辞典
南乐[ nán yuè ]
⒈ 流行于福建、台湾等地的民间音乐。参见「南管」条。
⒉ 县名。位于大陆地区河北省大名县南,卫河西北岸。
南乐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南 | nán nā | 十 | 9画 | 基本字义 南 nán(ㄋㄢˊ) ⒈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⒉ 姓。 其他字义 南 nā(ㄋㄚ) ⒈ 〔南无(mó)〕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弥陀佛”、“南南观世音菩萨”。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outh 相关字词 北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outh; southern part; southward |
乐 | lè yuè yào lào | 丿 | 5画 | 基本字义 乐(樂) lè(ㄌㄜˋ) ⒈ 欢喜,快活;快乐。乐境。乐融融。乐不可支。其乐无穷。乐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乐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 ⒉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乐。逗乐。 ⒊ 对某事甘心情愿:乐此不疲。乐善好( hào )施。 ⒋ 笑:这事太可乐了。 其他字义 乐(樂) yuè(ㄩㄝˋ) ⒈ 声音,和谐成调的:音乐。声乐。乐池。乐音(有一定频率,和谐悦耳的声音)。乐歌(①音乐与歌曲;②有音乐 |
南乐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南乐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