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蛚
- 拼音qīng liè
- 注音ㄑ一ㄥ ㄌ一ㄝˋ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蜻蛚[ qīng liè ]
⒈ 亦作“蜻”。
⒉ 即蟋蟀。
引证解释
⒈ 即蟋蟀。
引晋 张载 《七哀诗》:“仰听离鸿鸣,俯闻蜻蛚吟。”
《宋书·傅亮传》:“聆蜻蛚於前廡,鉴朗月於房櫳。”
唐 陆龟蒙 《和袭美新秋即事次韵》之三:“鸕鷀阵合残阳少,蜻蛚吟高冷雨疏。”
蜻蛚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蜻 | qīng | 虫 | 14画 | 基本字义 蜻 qīng(ㄑ一ㄥ) ⒈ 〔蜻蜓〕昆虫,捕食小飞虫,是益虫。幼虫称“水虿”,生活在水中(有的地区称“蚂螂”),如“蜻蜻点水”(喻做事肤浅不深入)。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虫、青声 English dragonfly |
蛚 | liè | 虫 | 12画 | 基本字义 蛚 liè(ㄌ一ㄝˋ) ⒈ 〔蜻( jīng )蛚〕见“蜻2”。 ⒉ 〔蛚蚗( quē )〕闪电。 异体字 |
蜻蛚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蜻蛚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