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吏
- 拼音shǎo lì
- 注音ㄕㄠˇ ㄌ一ˋ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少吏[ shǎo lì ]
⒈ 小吏。汉代特指低于县丞、县尉的三老、亭长等。
引证解释
⒈ 小吏。 汉 代特指低于县丞、县尉的三老、亭长等。
引《汉书·武帝纪》:“少吏犯禁。”
颜师古 注引 文颖 曰:“少吏,小吏也。”
少吏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少 | shǎo shào | 小 | 4画 | 基本字义 少 shǎo(ㄕㄠˇ) ⒈ 数量小的,与“多”相对:多少。少量。少许。 ⒉ 缺,不够:缺少。减少。 ⒊ 不经常:少有。少见。 ⒋ 短时间:少等。少候。少顷。 ⒌ 丢,遗失:屋里少了东西。 ⒍ 轻视:“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如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其他字义 少 shào(ㄕㄠˋ) ⒈ 年纪轻或年轻人:少年。少女。少壮(年轻力壮)。 ⒉ 古代辅佐长官的副职:少傅。少保。 ⒊ 次级的:少校。少将( jià |
吏 | lì | 口 | 6画 | 基本字义 吏 lì(ㄌ一ˋ) ⒈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吏治。官吏。 ⒉ 旧指小公务员:吏员。胥吏(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异体字 叓 㕝 汉英互译 official 造字法 会意:从手、从中 English government official, magistrate |
少吏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少吏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