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暾
- 拼音qí tūn
- 注音ㄑ一ˊ ㄊㄨㄣ
- 繁体齊暾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齐暾[ qí tūn ]
⒈ 亦称“齐虚”。
⒉ 木名。油橄榄。出波斯国,亦出拂林国。拂林名齐虚。树长二三丈,皮青白,花似柚,极芳香,子似杨桃,五月熟。西域人压为油,以煮饼果。
引证解释
⒈ 亦称“齐虚”。木名。油橄榄。出 波斯国,亦出 拂林国。拂林 名齐虚。树长二三丈,皮青白,花似柚,极芳香,子似杨桃,五月熟。西域人压为油,以煮饼果。
引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齐暾树,出 波斯国,亦出 拂林国,拂林 呼为齐虚。树长二三丈,皮青白,花似柚,极芳香。子似杨桃,五月熟,西域人压为油,以煮饼果,如中国之用巨胜也。”
齐暾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暾 | tūn | 日 | 16画 | 基本字义 暾 tūn(ㄊㄨㄣ) ⒈ 〔暾暾〕形容日光明亮温暖,亦用以形容火光炽盛。 ⒉ 刚升起的太阳:朝( zhāo )暾。 异体字 旽 造字法 形声:从日、敦声 English morning sun, sunrise |
齐 | qí jì zī zhāi | 齐 | 6画 | 基本字义 齐(齊) qí(ㄑ一ˊ) ⒈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齐整。参差不齐。 ⒉ 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齐。河水齐腰深。 ⒊ 同时;同样;一起:齐名。齐声。齐心协力。一齐前进。 ⒋ 全;完全:齐全。人到齐了。 ⒌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 ⒍ 中国朝代名:南朝齐。北朝齐。 其他字义 齐(齊) jì(ㄐ一ˋ) ⒈ 调剂: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后作“剂”。 ⒉ 药剂:处齐 |
齐暾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齐暾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