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虎子
- 拼音mǎ hǔ zǐ
- 注音ㄇㄚˇ ㄏㄨˇ ㄗˇ
- 繁体馬虎子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马虎子[ mǎ hǔ zǐ ]
⒈ 旧俗恐吓小儿之词。
引证解释
⒈ 旧俗恐吓小儿之词。
引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北京 现在常用‘马虎子’这一句话来恐吓孩子们。或者说,那就是《开河记》上所载的,给 隋炀帝 开河,蒸死小儿的 麻叔谋 ;正确地写起来,须是‘麻胡子’。”
国语辞典
马虎子[ mǎ hǔ zi ]
⒈ 传说中的坏人。参见「麻胡」条。
例如:「别闹了,马虎子来了!」
马虎子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子 | zǐ | 子 | 3画 | 基本字义 子 zǐ(ㄗˇ) ⒈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⒉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⒊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⒋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⒌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dàn )。棋子儿。 ⒍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⒎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⒏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 |
马 | mǎ | 马 | 3画 | 基本字义 马(馬) mǎ(ㄇㄚˇ) ⒈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⒉ 大:马蜂。马勺。 ⒊ 姓。 异体字 馬 汉英互译 gee、horse、horseflesh、neddy、steed、equine 造字法 原为象形 English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
虎 | hǔ | 虍 | 8画 | 基本字义 虎 hǔ(ㄏㄨˇ) ⒈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⒉ 勇猛、威武: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⒊ 古同“唬”,威吓。 ⒋ 古同“琥”,琥珀。 异体字 唬 俿 乕 虝 汉英互译 |
马虎子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马虎子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