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鳌
- 拼音liù áo
- 注音ㄌ一ㄡˋ ㄠˊ
- 繁体六鰲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六鳌[ liù áo ]
⒈ 见“六鳌”。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六鰲”。神话中负载五仙山的六只大龟。相传 渤海 之东,有一深壑,中有 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 五山,乃仙圣所居之地。然五山皆浮于海,常随潮波上下往还。“帝恐流於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 禺彊 使巨鼇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 龙伯 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鼇,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於是 岱舆、员嶠 二山流於北极,沉於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事见《列子·汤问》。
引唐 李白 《登高丘而望远海》诗:“登高丘,望远海,六鼇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明 夏完淳 《代人赠镇府》诗:“六鼇还镇澥,八柱独承天。”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回港舟中诗》:“雄驱岛屿飞千里,怒战貔貅走六鰲。”
六鳌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六 | liù lù | 八 | 4画 | 基本字义 六 liù(ㄌ一ㄡˋ) ⒈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六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六甲。六艺(a.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b.六经)。六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六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 |
鳌 | áo | 鱼 | 18画 | 基本字义 鳌(螯) áo(ㄠˊ) ⒈ 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 异体字 鰲 鼇 造字法 形声:从鱼、敖声 English huge sea turtle |
六鳌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六鳌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