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干
- 拼音shuāng gàn
- 注音ㄕㄨㄤ ㄍㄢˋ
- 繁体霜幹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霜干[ shuāng gàn ]
⒈ 亦作“霜干”。
⒉ 傲霜挺立的树干。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霜榦”。傲霜挺立的树干。
引宋 苏轼 《满庭芳》词:“凛然苍檜,霜干苦难双。”
元 杨维桢 《大树歌为冯囦如赋》:“两株老檜挺霜干,青如连弁翘双鼇。”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上有楼阁古松,松乃数百年物,霜榦虬枝,纷披偃盖。”
霜干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霜 | shuāng | 雨 | 17画 | 基本字义 霜 shuāng(ㄕㄨㄤ) ⒈ 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霜降。霜冻。霜序(指深秋季节)。霜秋。霜期。霜天。 ⒉ 像霜一样的东西:柿霜。西瓜霜。 ⒊ 形容白色:霜鬓。霜刃。霜锋。 ⒋ 喻高洁:霜操(高洁的节操)。霜骨。霜情。 异体字 孀 汉英互译 frost、hoarfrost 造字法 形声:从雨、相声 English frost; crystallized; candied |
干 | gān gàn | 干 | 3画 | 基本字义 干(乾) gān(ㄍㄢ) ⒈ 触犯,冒犯,冲犯:干扰。干涉。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 ⒉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干禄。干仕。 ⒊ 关连,涉及:干系。互不相干。 ⒋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干戈。 ⒌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干支。 ⒍ 涯岸,水边:“河之干兮”。 ⒎ 个数:若干。 ⒏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干燥。干旱。干枯。干柴 |
霜干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霜干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