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文
- 拼音yí wén
- 注音一ˊ ㄨㄣˊ
- 繁体儀文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仪文[ yí wén ]
⒈ 礼仪形式。
引证解释
⒈ 礼仪形式。
引唐 张九龄 《请行郊礼疏》:“圣朝典则,盛世仪文,亦云咸备,可谓无遗矣。”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灯烛辉煌,仪文璀璨,好不富贵!”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先生襟怀萧散,僕亦倦於仪文,但得神交,何必定在形骸之内耶!”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蔡专使元培代表布告全国文》:“京 津 之舆论……大抵于 袁公 南行就职之举,甚为轻视,或谓之仪文,或谓之少数人之意见。”
仪文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仪 | yí | 亻 | 5画 | 基本字义 仪(儀) yí(一ˊ) ⒈ 人的外表或举动: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 ⒉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仪式。仪仗。司仪。 ⒊ 礼物:贺仪。谢仪。 ⒋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仪器。 ⒌ 法制,准则: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 ⒍ 姓。 异体字 儀 汉英互译 appearance、bearing、ceremony、instrument、present 造字法 形声:从亻、义声 English ceremony, rites gifts; admire |
文 | wén | 文 | 4画 | 基本字义 文 wén(ㄨㄣˊ) ⒈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 ⒉ 刺画花纹:文身。 ⒊ 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⒋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⒌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文化。文物。 ⒍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 ⒎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 |
仪文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仪文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