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揖
- 拼音bài yī
- 注音ㄅㄞˋ 一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拜揖[ bài yī ]
⒈ 打躬作揖。
引证解释
⒈ 打躬作揖。
引《后汉书·董卓传》:“卓 讽朝廷使光禄勋 宣璠 持节拜 卓 为太师,位在诸侯王上。乃引还 长安,百官迎路拜揖。”
唐 李约 《城南裴氏昆季》诗:“野老无拜揖,村童多裸形。”
明 徐渭 《送通府王公序》:“寻 朱 蔡 诸贤之里,而拜揖徘徊於其间。”
昆剧《墙头马上》第一场:“爹爹在上,孩儿拜揖。”
国语辞典
拜揖[ bài yī ]
⒈ 对尊长者行礼。
引《西游记·第一六回》:「三藏躬身施礼迎接道:『老院主,弟子拜揖。』那老僧还了礼,又名叙坐。」
拜揖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揖 | yī | 扌 | 12画 | 基本字义 揖 yī(一) ⒈ 古代的拱手礼:作( zuō )揖。揖让(宾主相见的礼节)。揖客。揖别。 异体字 撎 汉英互译 bow with hands clasped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salute, bow; defer to, yield |
拜 | bài | 手 | 9画 | 基本字义 拜 bài(ㄅㄞˋ) ⒈ 表示敬意的礼节:拜手(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拜忏。礼拜。回拜。 ⒉ 恭敬地:拜托。拜谢。拜读。拜别。拜谒(①拜见;②瞻仰陵墓、碑碣)。 ⒊ 行礼祝贺:拜年。拜寿。 ⒋ 用一定的礼节授与某种名义或职位,或结成某种关系:拜将( jiàng )。拜相( xiàng )。拜师。拜把子。 ⒌ 姓。 异体字 拝 汉英互译 do obeisance、make a courtesy call 造字法 会意:从两手、从下 English do obeisance, bow, kowtow |
拜揖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拜揖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