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诗
- 拼音xián shī
- 注音ㄒ一ㄢˊ ㄕ
- 繁体弦詩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弦诗[ xián shī ]
⒈ 谓配乐唱诗。
⒉ 犹赋诗。
引证解释
⒈ 谓配乐唱诗。
引《墨子·公孟》:“或以不丧之间,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孙诒让 间诂:“《礼记·乐记》云:‘弦谓鼓琴瑟也。’”
⒉ 犹赋诗。
引清 林则徐 《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由制义以及弦诗对策,仿闈试而略有变通,加经解而迨论史勒铭,备众体而学兼今古。”
弦诗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弦 | xián | 弓 | 8画 | 基本字义 弦 xián(ㄒ一ㄢˊ) ⒈ 系在弓背两端的、能发箭的绳状物:弓弦。弦韦(“弦”指弓弦,“韦”是兽皮,弦紧皮软,喻性子急缓不同。古人佩弦来警戒自己的性缓,佩韦以警戒自己的性急;后遂用“弦韦”喻朋友的规劝)。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八或二十二、三,月亮半圆,形似弓弦,故名)。上弦(农历每月初七或初八的月相)。下弦(农历每月二十二或二十三的月相)。应弦而倒。 ⒉ 乐器上发声的线:琴弦。弦子(a.指琴弦;b. |
诗 | shī | 讠 | 8画 | 基本字义 诗(詩) shī(ㄕ) ⒈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诗歌。诗话(①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②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诗集。诗剧。诗篇。诗人。诗章。诗史。吟诗。 ⒉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异体字 詩 汉英互译 longs and shorts、poem、poesy、poetry、verse 造字法 形声:从讠、寺声 |
弦诗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弦诗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