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相关
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 近义词 造句大全
汉语字典
部首查字 拼音查字 笔画查字 结构查字 二叠字 三叠字 四叠字 多音字 汉字笔顺 汉字拆字
诗词大全
诗词分类 诗人大全 诗词名句 诗词大全
英语词典
英语单词 高中英语 CET4英语 CET6英语 TOEFL英语 考研英语 IELTS英语 GRE英语 英语词典 汉英字典 汉英词典 英语短语
网站首页汉语词典白虎幡白虎幡的意思解释

白虎幡

  • 拼音bái hǔ fān
  • 注音ㄅㄞˊ ㄏㄨˇ ㄈㄢ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白虎幡[ bái hǔ fān ]

⒈  有白虎图像的旗。古代用作传布朝廷政令或军令的符信。

引证解释

⒈  有白虎图像的旗。古代用作传布朝廷政令或军令的符信。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魏 朝有青龙幡、朱雀幡、玄武幡、白虎幡、黄龙幡五,而以招四方……今 晋 朝唯用白虎幡。”
《宋书·百官志》:“殿中将军……朝会宴饗,则将军戎服,直侍左右,夜开城诸门则执白虎幡监之。”
《南史·萧颖胄传》:“初, 山阳 出 南州,谓人曰:‘朝廷以白虎幡追我,亦不復还矣。’”
唐 避 太祖 李虎 讳,改为“白武幡”或“白兽幡”。 《晋书·职官志》:“久之, 武帝 每出入, 勰 持白兽幡在乘舆左右,卤簿陈列齐肃。”
《北史·封敕文传》:“敕文 谋於众曰:‘困兽犹鬭,而况於人。’乃以白武幡宣告贼众,若能归降,原其生命。应时降者六百餘人。”
《隋书·礼仪志三》:“受降使者一人,给二马軺车一乘,白兽幡及节各一。”

国语辞典

白虎幡[ bái hǔ fān ]

⒈  有白虎图形的旗子,用来诏令传信。

《宋书·卷四〇·百官志下》:「朝会宴飨,则将军戎服,直侍左右,夜开城诸门,则执白虎幡监之。」

白虎幡的单字解释

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
8画 基本字义 虎 hǔ(ㄏㄨˇ) ⒈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⒉  勇猛、威武: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⒊  古同“唬”,威吓。 ⒋  古同“琥”,琥珀。 异体字 唬 俿 乕 虝 汉英互译
fān 15画 基本字义 幡 fān(ㄈㄢ) ⒈  〔幡然〕同“翻然”。 ⒉  用竹竿等挑起来直着挂的长条形旗子。 异体字 旛 旙 汉英互译 long narrow flag English pennant, banner, streamer, flag
bái 5画 基本字义 白 bái(ㄅㄞˊ) ⒈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白色。白米。 ⒉  明亮:白昼。白日做梦。 ⒊  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⒋  纯洁:一生清白。白璧无瑕。 ⒌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白。白卷。 ⒍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白忙。白说。 ⒎  没有付出代价的:白吃白喝。 ⒏  陈述:自白。道白(亦称“说白”、“白口”)。 ⒐  与文言相对:白话文。 ⒑  告语:告白(对公众的通知)。 ⒒  丧事:红白喜事(婚事和丧事)。

白虎幡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白虎幡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