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轴法
- 拼音bá zhóu fǎ
- 注音ㄅㄚˊ ㄓㄡˊ ㄈㄚˇ
- 繁体拔軸法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拔轴法[ bá zhóu fǎ ]
⒈ 古代建筑打地基的一种方法。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建筑打地基的一种方法。
引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八:“麟州 据 河 外,扼 西夏 之衝,但城中无井,惟有一沙泉,在城外,其地善崩,俗谓之抽沙…… 熙寧 中, 吕公弼 帅 河东,令勾当公事 邓子乔 往相其地, 子乔 曰:‘古有拔轴法,谓掘去抽沙,而实以炭末,墐土即其上,可以筑城,城亦不復崩矣。’”
拔轴法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轴 | zhóu zhòu | 车 | 9画 | 基本字义 轴(軸) zhóu(ㄓㄡˊ) ⒈ 穿在轮子中间的圆柱形物件:轴心。轮轴。 ⒉ 像车轴的用来卷绕东西的圆柱形器物:画轴。卷轴。 ⒊ 量词,古代用于以轴装成的书卷,现用于缠在轴上的线以及装裱带轴子的字画等:“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两轴丝线。 ⒋ 纺织机上持经线的工具:杼轴。 ⒌ 枢要的地位:当轴(a.当权,官居要职;b.居要职的官)。 ⒍ 数学上指一条直线,周围的点围绕它旋转,或是用它作为确定各点位置的标 |
法 | fǎ | 氵 | 8画 | 基本字义 法 fǎ(ㄈㄚˇ) ⒈ 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法办。法典。法官。法规。法律。法令。法定。法场。法理。法纪。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法制。法治。犯法。守法。合法。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政法。奉公守法。逍遥法外。 ⒉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法。设法。手法。写法。 ⒊ 仿效:效法。 |
拔 | bá | 扌 | 8画 | 基本字义 拔 bá(ㄅㄚˊ) ⒈ 抽,拉出,连根拽出:拔腿。拔草。拔牙。拔苗助长。 ⒉ 夺取军事上的据点:连拔数城。 ⒊ 吸出:拔毒。拔火罐儿。 ⒋ 选取,提升:提拔。拔擢。 ⒌ 超出,高出:海拔。挺拔。拔地(山、树、建筑物等高耸在地面上)。拔尖儿。出类拔萃。 ⒍ 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变凉:把西瓜放在冰水里拔一拔。 ⒎ 改变:坚韧不拔。心志不可拔。 异体字 㧞 叐 抜 柿 扷 犮 汉英互译 pull out、draw、choose、lift、capture 相关字词 |
拔轴法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拔轴法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