伧儜
- 拼音cāng níng
- 注音ㄘㄤ ㄋ一ㄥˊ
- 繁体傖儜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伧儜[ chen níng ]
⒈ 亦作“伧■”。
⒉ 杂乱貌。
⒊ 粗野貌;粗恶貌。
引证解释
⒈ 杂乱貌。
引唐 刘禹锡 《<竹枝词>序》:“岁正月,余来 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卒章激訐如 吴 声,虽傖儜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 淇、澳 之艳。”
⒉ 粗野貌;粗恶貌。
引唐 刘禹锡 《祭兴元李司空文》:“夷风傖儜,獷俗悍害。”
宋 苏轼 《阎立本职贡图》诗:“音容傖狞服奇厖,横絶岭海逾涛瀧。”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跳神》:“时严妆,骑假虎假马,执长兵,舞榻上,名曰‘跳虎神’。马、虎势作威怒,尸者声傖儜。”
国语辞典
伧儜[ cāng níng ]
⒈ 形容声音粗俗杂乱。
引《新唐书·卷一六八·刘禹锡传》:「鼓吹裴回,其声伧儜。」
《聊斋志异·卷四·辛十四娘》:「酒数行,乐奏作于堂,鼓吹伧儜,宾主甚乐。」
伧儜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儜 | níng | 亻 | 16画 | 基本字义 儜 níng(ㄋ一ㄥˊ) ⒈ 怯懦;软弱的人。 ⒉ 旧同“您”(多见于早期白话)。 异体字 嬣 English weak; wearied; in distress |
伧 | cāng chen | 亻 | 6画 | 基本字义 伧(傖) cāng(ㄘㄤ) ⒈ 古代讥人粗俗,鄙贱:伧俗,伧荒。伧夫。 其他字义 伧(傖) chen(˙ㄔㄣ) ⒈ 〔寒伧〕见“寒”。 异体字 傖 造字法 形声:从亻、仓声 |
伧儜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伧儜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