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劝
- 拼音fěng quàn
- 注音ㄈㄥˇ ㄑㄨㄢˋ
- 繁体諷勸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讽劝[ fěng quàn ]
⒈ 讽喻劝勉。
引证解释
⒈ 讽喻劝勉。
引《后汉书·班固传上》:“固 感前世 相如、寿王、东方 之徒,造构文辞,终以讽劝,乃上《两都赋》,盛称 洛邑 制度之美,以折西宾淫侈之论。”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呼梦么》:“其家人忧之,请以 陆生 事演成《梦呼么》十有六折,以资讽劝。”
朱自清 《国文教学·论朗读》:“作者在清华大学一个集会里也试过 浑家先生 的《奉劝大爷》(二十五年二月三日《立报》),那是讽劝 胡汉民 先生的。”
讽劝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劝 | quàn | 力 | 4画 | 基本字义 劝(勸) quàn(ㄑㄨㄢˋ) ⒈ 说服,讲明事理使人听从:劝说。劝解( jiě )。劝导。劝教( jiào )。劝谏。劝慰。劝戒。劝进(封建社会劝说实际上已经掌握政权而有意做皇帝的人做皇帝)。 ⒉ 勉励:劝勉。劝学。劝业。劝善。 异体字 勸 勧 劷 汉英互译 advise、persuade 造字法 繁体为形声 English recommend, advise, urge |
讽 | fěng | 讠 | 6画 | 基本字义 讽(諷) fěng(ㄈㄥˇ) ⒈ 不看着书本念,背书:讽诵(抑扬顿挫地诵读)。讽咏。 ⒉ 用含蓄的话劝告或讥刺:讽刺。讽谏(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谏)。讽喻(一种修辞手法,用说故事等方式说明事物的道理)。讽一劝百。 异体字 諷 汉英互译 mock 造字法 形声:从讠、风声 English recite, incant; satirize |
讽劝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讽劝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