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春韭
- 拼音jiǎn chūn jiǔ
- 注音ㄐ一ㄢˇ ㄔㄨㄣ ㄐ一ㄡˇ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翦春韭[ jiǎn chūn jiǔ ]
⒈ 古人以春初早韭为美味,故以“翦春韭”为召饮的谦辞。
引证解释
⒈ 古人以春初早韭为美味,故以“翦春韭”为召饮的谦辞。参阅《南史·周颙传》。
引唐 杜甫 《赠卫八处士》诗:“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
亦省作“翦韭”。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今年尚未与阁下举盃,春寒宜饮,乞於明日未刻过敝斋翦韭小集。”
翦春韭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韭 | jiǔ | 韭 | 9画 | 基本字义 韭 jiǔ(ㄐ一ㄡˇ) ⒈ 〔韭菜〕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细长而扁,夏秋间开小白花;叶和花嫩时可食,种子可入药。简称“韭”,如“韭黄”。 异体字 韮 汉英互译 leek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callion, leek; radical 179 |
翦 | jiǎn | 羽 | 15画 | 基本字义 翦 jiǎn(ㄐ一ㄢˇ) ⒈ 同“剪”。 ⒉ 姓。 异体字 箭 剪 劗 造字法 形声:从前、羽声 English scissors; cut, clip; annhilate |
春 | chūn | 日 | 9画 | 基本字义 春 chūn(ㄔㄨㄣ) ⒈ 一年的第一季:春季(农历正月至三月)。春节。春色。春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春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春秋(a.春季和秋季;b.指年月;c.指人的年岁,如“春春正富”;d.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e.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⒉ 两性相求的欲望:春心。怀春。 ⒊ 生机:大地回春。 ⒋ 姓。 异体字 㫩 㫪 旾 萅 汉英 |
翦春韭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翦春韭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