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经
- 拼音má jīng
- 注音ㄇㄚˊ ㄐ一ㄥ
- 繁体麻經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麻经[ má jīng ]
⒈ 缕状的生麻,捆扎小物件用。
引证解释
⒈ 缕状的生麻,捆扎小物件用。
引清 蒲松龄 《日用俗字·纸扎》:“停灵阁僱紥采匠,口啣麻经带鋌针。”
麻经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麻 | má | 麻 | 11画 | 基本字义 麻 má(ㄇㄚˊ) ⒈ 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绳。麻纺。 ⒉ 指“芝麻”:麻酱。麻油。 ⒊ 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脚麻了。 ⒋ 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麻痹。麻醉。麻木不仁。 ⒌ 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麻子。 ⒍ 带细碎斑点的:麻雀。麻蝇。 ⒎ 喻纷乱:麻乱。麻沸。 ⒏ |
经 | jīng | 纟 | 8画 | 基本字义 经(經) jīng(ㄐ一ㄥ) ⒈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经纱。经线。经纶(a.整理过的蚕丝;b.喻政治规划)。 ⒉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经。西经。经度。经纬仪。 ⒊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经。易经。经书。经卷。经文。经义。经传( 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经。经史子集。黄帝 |
麻经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麻经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