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法
- 拼音náo fǎ
- 注音ㄋㄠˊ ㄈㄚˇ
- 繁体撓法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挠法[ náo fǎ ]
⒈ 枉法。
引证解释
⒈ 枉法。
引《汉书·酷吏传·周阳由》:“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灭之。”
挠,一本作“橈”。 唐 许尧佐 《柳氏传》:“将军 沙吒利 凶恣挠法,凴恃微功,驱有志之妾,干无为之政。”
《元典章·刑部七·强奸》:“今类 徐保 强姦五岁幼女 张凤哥,庐州路 追勘明白,罪当处死。省委审囚官挠法任情,擅断六十七下,本道廉访司纠其不平。”
明 叶盛 《水东日记·魏轩两公清操》:“琮 司皂者久,其不以动心而干人挠法者,得两公焉。”
挠法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挠 | náo | 扌 | 9画 | 基本字义 挠(撓) náo(ㄋㄠˊ) ⒈ 搅,搅动:“使水浊者,鱼挠之”。 ⒉ 扰乱,阻止:挠乱。阻挠。 ⒊ 弯曲(喻屈服):挠曲( qū )。挠折。挠志(屈节从人)。百折不挠。 ⒋ 搔,轻轻抓:挠痒。 异体字 撓 汉英互译 flinch、scratch、yield 造字法 形声:从扌、尧声 English scratch; disturb, bother; submit |
法 | fǎ | 氵 | 8画 | 基本字义 法 fǎ(ㄈㄚˇ) ⒈ 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法办。法典。法官。法规。法律。法令。法定。法场。法理。法纪。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法制。法治。犯法。守法。合法。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政法。奉公守法。逍遥法外。 ⒉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法。设法。手法。写法。 ⒊ 仿效:效法。 |
挠法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挠法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