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龙
- 拼音niè lóng
- 注音ㄋ一ㄝˋ ㄌㄨㄥˊ
- 繁体孽龍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孽龙[ niè lóng ]
⒈ 亦作“孽龙”。
⒉ 传说能兴水为害、作恶造孽的龙。
⒊ 喻难以制服的人。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孼龙”。
⒉ 传说能兴水为害、作恶造孽的龙。
引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相传 李太守 锁孼龙於 离堆 之下。”
《清史稿·灾异志一》:“十一月, 西寧 西纳川 降孼龙,臭闻百里。”
⒊ 喻难以制服的人。
引《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为的是先收服了 十三妹 这条孽龙,使他得水安身。”
孽龙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孽 | niè | 子 | 19画 | 基本字义 孽 niè(ㄋ一ㄝˋ) ⒈ 恶因,恶事,邪恶:孽臣(奸佞之臣)。孽种( zhóng )。孽根。孽海。孽障(a.长辈骂后辈为不肖子弟的话;b.佛教指妨碍修行的种种罪恶。均亦称“业障”)。作孽(做伤天害理的事)。罪孽(罪恶)。造孽。 ⒉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多妻制下指妾及其子女:孽妾。孽子。 异体字 㜸 孼 蠥 巕 汉英互译 evil 造字法 形声:从子、薛声 English evil; son of concubine; ghost |
龙 | lóng | 龙 | 5画 | 基本字义 龙(龍) lóng(ㄌㄨㄥˊ) ⒈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⒉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⒊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⒋ 姓。 异体字 龍 竜 龒 㡣 䮾 汉英互译 dragon、imperial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 |
孽龙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孽龙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