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舰政策
- 拼音páo jiàn zhèng cè
- 注音ㄆㄠˊ ㄐ一ㄢˋ ㄓㄥˋ ㄘㄜˋ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⒈ 亦称“炮舰外交”。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国家以武力威胁来推行其政治目的的外交政策。产生于19世纪中叶。1840年英、法等帝国主义以炮舰打开中国的大门,迫使清朝政府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
炮舰政策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政 | zhèng | 攵 | 9画 | 基本字义 政 zhèng(ㄓㄥˋ) ⒈ 治理国家事务:政治。政府。政党。政权。政纲。政策。政令。政绩。政见。政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政局。政变。参政。议政。 ⒉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政。邮政。民政。 ⒊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家政。 ⒋ 姓。 异体字 正 汉英互译 certain administrative aspects of government、politics 造字法 形声:从攵、正声 English government, political affairs |
舰 | jiàn | 舟 | 10画 | 基本字义 舰(艦) jiàn(ㄐ一ㄢˋ) ⒈ 战船:军舰。舰队。舰位。舰桥。舰艇。 异体字 艦 汉英互译 naval vessel、warship、ship 造字法 形声:从舟、见声 English warship |
策 | cè | 竹 | 12画 | 基本字义 策 cè(ㄘㄜˋ) ⒈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 ⒉ 鞭打:策马。鞭策。 ⒊ 激励,促进:策动。策勉。 ⒋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策。 ⒌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策命。策免。策封。 ⒍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策论。策问。 ⒎ 杖:策杖。 ⒏ 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 ⒐ 计谋,主意,办法:上策。献策。决策。政策。策划。束手无策。 ⒑ 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 ⒒ 姓 |
炮 | páo bāo pào | 火 | 9画 | 基本字义 炮 páo(ㄆㄠˊ) ⒈ 烧:炮炙。炮烙( luò )。炮制。 其他字义 炮 bāo(ㄅㄠ) ⒈ 把物品放在器物上烘烤或焙:把湿衣服搁在热炕上炮干。 ⒉ 一种烹调方法,在旺火上急炒:炮羊肉。 其他字义 炮 pào(ㄆㄠˋ) ⒈ 重型武器的一类,有迫击炮、高射炮、火箭炮等:炮兵。炮弹。 ⒉ 爆竹:鞭炮。花炮。 ⒊ 爆破土石等在凿的眼内装进炸药后称“炮”。 异体字 炰 砲 礮 礟 汉英互译 big gun、cannon English large gun, cannon; artillery |
炮舰政策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炮舰政策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