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相关
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 近义词 造句大全
汉语字典
部首查字 拼音查字 笔画查字 结构查字 二叠字 三叠字 四叠字 多音字 汉字笔顺 汉字拆字
诗词大全
诗词分类 诗人大全 诗词名句 诗词大全
英语词典
英语单词 高中英语 CET4英语 CET6英语 TOEFL英语 考研英语 IELTS英语 GRE英语 英语词典 汉英字典 汉英词典 英语短语
网站首页汉语词典婆娑婆娑的意思解释

婆娑

  • 拼音pó suō
  • 注音ㄆㄛˊ ㄙㄨㄛ
  • 词性动词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婆娑[ pó suō ]

⒈  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诗·陈风·东门之枌》。毛传:“婆娑,舞也。”

wirl,dance;

⒉  枝叶纷披的样子。

have luxuriant foliage; be a mass of branches and leaves;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媻娑”。

⒉  舞貌。

《诗·陈风·东门之枌》:“子仲 之子,婆娑其下。”
毛 传:“婆娑,舞也。”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婆娑呕吟,鼓掖而笑。”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二·女神名号》:“按《曹娥碑》中所云媻娑,盖言巫降神时,按节而歌,比其舞貌也。”
清 陈维崧 《西施玉峰公讌席上赠施校书》词:“阑花簌簌闻歌落,重趁拍,小婆娑。”
邹荻帆 《高粱叶上的诗》:“高粱穗结出红双喜,高粱叶子舞婆娑。”

⒊  形容姿态优美。

《秦併六国平话》卷上:“但见歌喉清亮,舞态婆娑。”
明 高濂 《玉簪记·谭经》:“看镜中消息,素改婆娑。我把芳年虚度,老大蹉跎。”

⒋  醉态蹒跚貌。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汉高 婆娑巨醉,故能斩蛇鞠旅。”
宋 范成大 《庆充自黄山归》诗:“鸣騶如电马如雷,知是婆娑醉尉廻。”
清 周亮工 《庚子重九前四日共拈刘随州藜杖懒迎征骑客菊花能醉去官人为韵得十四首》之二:“得酒一婆娑,醉人无善状。”

⒌  盘桓;逗留。

三国 魏 杜挚 《赠毌丘俭》诗:“騏驥马不试,婆娑槽櫪间;壮士志未伸,坎軻多辛酸。”
唐 卢照邻 《释疾文》:“余羸卧不起,行已十年。宛转匡牀,婆娑小室。”
明 唐寅 《上吴天官书》:“徬徨闉闍之下,婆娑里巷之侧。”

⒍  逍遥;闲散自得。

《文选·班彪<北征赋>》:“登障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
李善 注:“婆娑,容与之貌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若夫王孙公子,优游贵乐,婆娑綺紈之间,不知稼穡之艰难。”
宋 陆游 《渔父》诗:“数十年来一短簔,死期未到且婆娑。”
清 钮琇 《觚賸·石言》:“主人遂婆娑砚林,不知日之既暮。”

⒎  奔波;劳碌。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蜀郡太守颍川刘胜》:“杜密 婆娑府县,干与王政,就若所云,犹有公私。”
《晋书·陶侃传》:“未亡一年,欲逊位归国,佐吏等苦留之……将出府门,顾谓 愆期 曰:‘老子婆娑,正坐诸君辈。’”
章炳麟 《訄书·议学》:“中人以下,不自激卬,而从諛权贵人,以伺斗升之禄,不乃媻娑海堧都市间,相誑燿以文采蓺能致钱刀者众矣。”

⒏  犹扶疏,纷披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黜免》:“殷 因月朔,与众在听,视槐良久,嘆曰:‘槐树婆娑,无復生意。’”
唐 杜甫 《恶树》诗:“方知不材者,生长漫婆娑。”
宋 司马光 《忆同寻上阳故宫路》诗:“常时秋天落宫槐,今此婆娑皆合抱。”
清 吴伟业 《茸城行》:“茸城 杨柳鬱婆娑,欲繫扁舟奈晚何。”

⒐  引申为蓬松,散乱。

《敦煌曲子词·凤归云》:“朱含碎玉,云髻婆娑。”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三折:“我为甚的呆邓邓把衣裳袒裸,乱蓬蓬把鬢髮婆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城》:“生献诗云:‘慵鬟高髻緑婆娑,早向兰窗绣碧荷。’”

⒑  形容声音悠扬,委婉。

汉 王褒 《洞箫赋》:“风鸿洞而不絶兮,优嬈嬈以婆娑。”

⒒  流滴貌。

《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他老人家这话説了可不是一遭儿了,提起来就急得眼泪婆娑的。”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九:“郭全海 瞅着她泪眼婆娑的脸庞说道。”

⒓  衰微貌;衰老貌。

明 吕坤 《反挽歌》之一:“羈此婆娑世,欲飞不能奋。”
清 张岱 《陶庵梦忆·闵老子茶》:“抵岸,即访 閔汶水 於 桃叶渡。日晡, 汶水 他出,迟其归,乃婆娑一老。”
清 李渔 《意中缘·卷帘》:“试看他老婆娑,好一似风前瘦鹤。”

⒔  佛教语。即娑婆。意为忍土、忍界。

《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俗间之罪满婆娑,唯有慳贪罪最多。”
苏曼殊 《娑罗海滨遯迹记》:“今欲早离苦海,当以大雄无畏之身,还我婆娑大地。”

国语辞典

婆娑[ pó suō ]

⒈  舞蹈的样子。

《诗经·陈风·东门之枌》:「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嗅窗前寒梅数点,且任我俛仰以嬉;攀月中仙桂一枝,久让人婆娑而舞。」

⒉  盘旋、停留。

《文选·宋玉·神女赋》:「既姽婳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

⒊  阑珊、舒展。

《北周·庾信·枯树赋》:「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⒋  舒展。

唐·姚合〈游阳河岸〉诗:「醉时眠石上,肢体自婆娑。」

⒌  委婉曲折。

《文选·王襃·洞箫赋》:「风鸿洞而不绝兮,优娆娆以婆娑。」

⒍  茂盛的样子。

《尔雅·释木》「如松柏曰茂」句下晋·郭璞·注:「枝叶婆娑。」

⒎  泪光闪动的样子。

如:「泪眼婆娑」。

英语to swirl about, (of leaves and branches)​ to sway

德语flott wirbelnder, anmutige Tanzdrehungen (V)​

法语danser, balancer

婆娑的单字解释

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
suō 10画 基本字义 娑 suō(ㄙㄨㄛ) ⒈  〔婆娑〕见“婆”。( pó )。 ⒉  〔娑娑〕轻扬、松散的样子,如“修初服之娑娑兮,长余佩之参参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女、沙声 English dance, frolic; lounge; saunter
11画 基本字义 婆 pó(ㄆㄛˊ) ⒈  年老的妇女:老太婆。苦口婆心。 ⒉  丈夫的母亲:公婆。婆媳。婆家。婆婆。 ⒊  称长两辈的亲属妇女:姑婆。姨婆。外婆。 ⒋  方言,泛指已婚的青年妇女,亦称妻子:婆娘。婆姨。 ⒌  旧时指从事某些职业的妇女:媒婆。收生婆。 异体字 㜑 汉英互译 mother-in -law、old woman 相关字词 公 造字法 形声:从女、波声 English old woman; grandmother

婆娑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婆娑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