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鲊
- 拼音pú zhǎ
- 注音ㄆㄨˊ ㄓㄚˇ
- 繁体蒲鮓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蒲鲊[ pú zhǎ ]
⒈ 古代一种腌制的鱼类食品。常在外面裹有竹箬、芦叶等,故名。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一种腌制的鱼类食品。常在外面裹有竹箬、芦叶等,故名。
引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鱼鲊》:“《食经》作蒲鮓法:取鲤鱼二尺以上,削﹝剉﹞,浄治之,用米三合、盐二合醃一宿,厚与糝。”
唐 王建 《饭僧》诗:“蒲鮓除青叶,芹虀带紫芽。”
蒲鲊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鲊 | zhǎ zhà | 鱼 | 13画 | 基本字义 鲊(鮓) zhǎ(ㄓㄚˇ) ⒈ 一种用盐和红曲腌的鱼:“江南人好作盘游饭,鲊脯脍炙,无有不埋在饭中”。 ⒉ 用米粉、面粉等加盐和其他作料拌制的切碎的菜,可以贮存:茄子鲊。扁豆鲊。 其他字义 鲊(鮓) zhà(ㄓㄚˋ) ⒈ 海蜇,水母的一种。 异体字 鮓 造字法 形声:从鱼、乍声 English minced and salted fish; to preserve |
蒲 | pú | 艹 | 13画 | 基本字义 蒲 pú(ㄆㄨˊ)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夏天开黄色花(亦称“香蒲”):蒲黄(蒲的花粉)。蒲棒。蒲草。蒲绒。蒲扇。 ⒉ 指“菖蒲”:蒲节。蒲月(指农历五月)。 ⒊ 庵,用草盖的圆形屋。 ⒋ 古同“匍”,匍伏。 ⒌ 姓。 造字法 形声:从艹、浦声 English type of rush; vine |
蒲鲊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蒲鲊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